新闻

家长要成为孩子学习中的陪伴者,不要对孩子说“成绩好坏无所谓”

2024-09-24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整理:郑骁

编辑:蔡娟

随着新学期的脚步临近,家长们即将再次迎接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挑战。在这个关键时期,如何有效地支持孩子的学习成为了家长们关注的焦点。本期腾讯新闻《成长晴话》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晴天妈妈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田宏杰,共同深入探讨开学季孩子们可能面临的学习焦虑和厌学情绪。分享如何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陪学方法,帮助孩子顺利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晴天妈妈:开学季很多妈妈开始抱怨陪写作业的辛酸,您认为家长在陪孩子写作业时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晴天妈妈:刚刚在直播开始前,我还和田老师在讨论这个问题。别看我自己做了十几年的咨询师,我的父母也是老师,自己也算是个在读博士生,但在陪孩子写作业或者陪伴的过程中,真的遇到很多问题。这就是专业性的问题,或者是我们作为父母角色的代入,真的非常让人心酸。大家听听我的嗓子,开学才两周我的嗓子就已经不再平稳清亮了,那种银铃般的声音早已离我而去。

田宏杰:晴天老师提到的情况很有代表性。她自己虽然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且有三个孩子,即便她有多年的心理学工作经验,陪伴三个孩子时依然感到着急。其实我觉得大家听到这里应该会感到宽慰一些。别以为心理学专家在面对孩子学习问题时就不会着急,实际上我当初孩子小的时候也非常着急。看到孩子学习拖沓、磨蹭,内心的火有时候真的会冒上来。

不过现在我不那么着急了,因为我家孩子上初三了。可以说他是我研究路上的“助力者”。什么意思呢?就是我晚上回家,本来想吃完饭休息一下,但看到他在学习,我也不好意思在旁边刷手机或者唱歌吧?于是我也会硬着头皮坐下工作。他在学习,我在工作,周末忙了一周想歇一歇,结果孩子又坐下学习了,我也只能继续忙工作。这种情况下,我感觉孩子这两三年仿佛在“助力”我的研究工作。不过整个小学阶段的精力付出确实非常多。

那么父母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很多父母在孩子写作业时会听到一种说法:“你根本不用陪孩子,谁谁家的孩子父母从小就不管,结果孩子直接考上了清华、北大。”还有人说,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越陪越不好,陪了就完蛋了。但是实际情况是这样吗?我要说的是,这需要具体分析孩子的情况。

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正态分布”。孩子的智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是正态分布的。什么意思呢?这是一种像草帽形的曲线,中间是大部分孩子,两端是极少数。一端是无论怎么陪都没有效果、根本不想学习的孩子;另一端是智力超群、管理能力强、坚持能力强的孩子。这3%的孩子,你不陪也没关系,他们学习能力极强,还能够坚持。所以确实有少部分父母不陪,孩子也能自己学得很好。

但大多数孩子并不是这样。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如果父母不陪,他们在学习中遇到枯燥乏味的内容,或看到别人会做而自己不会时,就特别容易产生负面观念。例如写作文时,他们可能会觉得:“我数学还行,但我写作真不行,文科不好。”这时候,孩子可能就会开始害怕语文。同样,有些孩子在解数学题时,虽然可能没有碰到真正挑战智力的题目,但卡在了某个问题上,就会觉得自己不行。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有天生的差异。有些孩子天生自控能力强,有些则差一些。如果我们不陪伴,孩子在反复尝试几次后就可能觉得自己做不到,从而退缩甚至逃避。生命的本能是倾向于做有用的事,避免做没用的事。如果孩子在学习中觉得努力没有效果,他就会逃避学习。所以,不陪伴是不行的。我们需要成为孩子学习中的陪伴者。

不过,刚才晴天老师提到什么是“陪伴者”也非常关键。我们不能一味地摁着孩子写作业。你无法摁着他的手让他写,陪伴学习最难的是你无法替代他完成作业,也不能把你的知识直接转移到他的脑袋里,就像你不能从口袋里掏钱放到他的口袋一样。如果真的能这样,晴天老师也就不用愁了。她可以直接把北大的智慧传递给孩子,但显然这是做不到的。

晴天妈妈:在父母陪伴孩子写作业、学习的过程中,您觉得有哪些情况是需要避免的?有没有哪些现象您认为是一种乱象,或者这种做法可能导致父母和孩子都两败俱伤?

田宏杰:在过去的日子里,尤其是双减政策出台之前,很多父母都投入了大量精力陪孩子上课外班。有的妈妈甚至会架着iPad把整场课程都录下来。我问她们:“你录这些干什么?”她们会回答:“我回去整理思路,孩子不会的部分我也能再讲给他听。”这种高度投入的状态,家长自己学一遍,再讲给孩子听,其实背后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可能是,父母真的具备足够的教育智慧,不仅懂得解题,还了解教育心理学,而且心态非常稳。她带着这些知识去陪伴孩子,做到不急不躁,理解孩子的困难,能够给予适当的帮助。如果真的能做到这种“完美型”父母,那确实是理想的情况。她不会对孩子发火,孩子犯错时还能给孩子调整的时间和机会,这当然是一个完美的状态。

但问题在于,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当你投入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把所有东西都学得那么明白,但面对一个没有你那么用心、也没有你那么容易理解的孩子时,父母的心态能否保持平和?我觉得非常难。当你付出这么多,肯定会对这件事情有很高的期望,你希望有一种确定感和掌控感。然而孩子的成长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无法像你预期的那样线性地取得结果。

很多时候,前期你会觉得陪伴孩子很有效果,但随着时间推移,效果可能会减弱,甚至会束缚孩子的成长。在我的书里,我提到了一种现象,叫“过度密集型的陪伴教育”。当我们一直催促孩子学习时,会呈现出一种“倒U型曲线”。刚开始,随着陪伴力度的增加,孩子的成绩可能确实会提升,但到了某个阶段,陪伴力度的进一步增加反而会导致成绩下降。你会发现,别人家的孩子在四五年级时仍在进步,而你家的孩子却“躺平”了,亲子矛盾也随之加剧。

目前,我们周围很多家庭都存在这种问题,父母在陪学中过度密集地介入,管控过多,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态和言行。面对孩子时,有的父母可能表现得粗暴,有的则是失望的叹气,甚至是蔑视。这些都会伤害孩子。

此外,还有打骂、吼叫的影响。很多家长发现,打骂和吼叫不仅让孩子变笨,学习成绩也变得更差,这是有神经生理学基础的。打骂和吼叫会激发孩子的“战斗或逃跑反应”。这种反应会让孩子感到被攻击,感到害怕。如果有能力反击,孩子可能会“战斗”;如果不行,就会选择“逃跑”。

在这种状态下,身体会激发能量,加快心跳、提高血压,血液会流向四肢,而大脑的供血就不足了。同时,皮质醇的分泌还会抑制大脑的思考能力。其实,成年人自己也可以感受一下,每当和孩子急躁争吵时,脑子就不太好使了,办法也想不出来,只想揍孩子,是不是这样?孩子的反应也一样。 

晴天妈妈:田老师提到的“战斗逃跑反应”特别形象。其实我也有类似的观察,我小时候有个同学,他父母也是老师,从小到大一直陪他学习,初中时成绩非常好。但到了高中,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我在陪孩子写作业时,更多是“人陪心不陪”,我在旁边做自己的事,比如写论文,毕竟我也是个在读博士生,过程很艰难。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我也在写我的东西,或者看书。我不会去盯着他的作业,甚至不太管他对错多少。我觉得批改作业的部分可以让他们同学之间互相批改,我不觉得这是问题。关键是我不会对他学习的结果负责。我更在意的是他学习过程中的状态。

我注意到一些家长,会录下整个课程,自己学一遍再教给孩子。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例子,不是用数据吓人,而是我观察到的现象。在我们那个年代,很多老师的孩子在初中成绩很好,因为父母一直陪着他们。但到了高中,情况就不一样了。高中不再只有六门课,我们那个年代是语文、数学、英语加综合科目,课程多达九到十门。而且,高中生的作息时间几乎都在学校,父母已经无法再跟上他们的学习节奏了。

这样一来,你会发现,那些在初中成绩名列前茅、父母陪伴得特别多的孩子,到了高中可能反而表现不如人意。一个原因是,孩子本身的心理和学习动力是依赖于父母的。他们常常是为了“让父母快乐”而学习。而当父母无法再帮助他们时,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其次,父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也跟不上了,尤其在面对复杂的高中课程时。最后,随着孩子长大,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孩子的学习节奏和心态开始变得更加重要。

就像田老师书中提到的,学习方法和动力系统是非常关键的。我昨天对孩子发了脾气,因为开学两周了,他们每天九点多才睡觉。我可以接受他们写不完作业,但我不能接受九点还没睡。我对他们说:“如果你现在就得靠熬夜来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而且学校的作业并不多,那你到了高年级怎么办?”

我还跟孩子讨论了效率问题。我问他们:“你觉得自己是聪明还是笨?”他们说自己聪明,但效率不高。我指出他们九点作业没完成的原因,并讨论了作业量的问题。结果孩子承认,课后写作业时去抓蛐蛐了。我告诉他们,我理解玩耍的欲望,但希望他们能自己调整作业和娱乐的时间。

这个过程让我反思,很多我们父母过去以为有效的方法,其实在现在的孩子身上未必好用。

晴天妈妈:对于需要兼顾工作和陪伴孩子的职场父母,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田宏杰: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我们对孩子的学习效率会有期待,但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不去反复催促,而是在结果没达到时,问问孩子:“这件事到底难在哪儿?你需要我帮你做什么?如果我帮不了,那你自己需要怎么解决?”这就是我们每天回家可能需要琢磨的一个问题。打骂、吼叫这些方式肯定是无效的,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比如,学习效率如何提高?其实这不仅包括怎么整理作业,还包括如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孩子们有时在学习前会拖拉、启动不起来,或者在学习中容易走神。那么如何在单位时间内达到最高的效率呢?还要注意如何通过错误学习,做到举一反三,而不是遇到错误就想逃避。

孩子为什么在学习前会磨蹭?其实,孩子做不想做的事情和做喜欢的事情是有区别的。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比如玩游戏,是不会磨蹭的。但在面对大量作业或特别难的作业时,拖拉就会发生。有的孩子一写作文就磨蹭几个小时,因为对他们来说太难了。还有的孩子在背诵时表现出语感差、记忆力弱的情况,导致他们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感,进而出现磨蹭和拖拉。

心理学中有个“冰山理论”,冰山上面是行为,下面是潜意识和需求。尽管我们在表面上不断提醒孩子要抓紧学习,但如果他们内心深处感到无助和无能,就会逃避。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孩子消除那声“叹气”,让他们不再对作业感到压力。

我在书中提到过三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消除这种无助感。

第一种方法是清单法。 清单法的核心是把孩子头脑中一大堆杂乱的事情从脑袋里拿出来,放到外在的可视化清单上。大脑里装着太多事会产生无形的压力,影响认知资源。当你把这些任务列到清单上,眼睛能看到所有事情时,心理压力就会减少。这种清单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孩子,也适用于我们成年人。通过列清单,我们可以逐渐安静下来,帮助孩子更专注地面对具体任务。

第二种方法是快速启动法。 从清单中挑出一件最简单、最容易的任务,尤其是孩子感兴趣的任务。我们要选择那些不需要太多神经能量就能完成的事情,让孩子从简单的任务开始,逐渐进入状态。比如,让孩子读一段课文,读课文不难,能够轻松启动大脑的神经元连接,进而帮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

第三种方法是打勾法。 每完成一件任务,就在清单上打一个勾。这个打勾的动作虽然看似简单,但它实际上给孩子带来了成就感和愉悦感。当孩子看到完成的任务并打上勾时,大脑会分泌内啡肽,让他们感到愉悦。这种正反馈能增强孩子的坚持力,让他们愿意继续完成下一件任务,而不是把学习全看成是烦恼。

我建议大家可以好好组合使用这三种方法:清单法、快速启动法和打勾法。

晴天妈妈:您提到“期望管理”这个概念时,我觉得非常有趣。您刚才说了,大多数孩子都是“普通娃”,这一点特别重要。我也和北大的几位师兄聊过这个问题,他们都感慨,自己的孩子也是“普普通通的孩子”,换了个学校,结果成了倒数第一,还得补课。这种情况特别能引起共鸣,因为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那1%,但实际上,大多数孩子不是那1%。越早认识到这个现实,越能避免走弯路。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一个很成功的企业家,他跟我说:“养孩子得看投入产出比。”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结果发现孩子成绩“跌破发行价”了,觉得自己图什么?最后才明白,如果孩子真的上不了名校,那把那么多的时间、精力投入进去还有意义吗?

晴天妈妈:家长在陪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期望管理?陪学过程有什么技巧? 

田宏杰:随着我在教育领域工作的时间越长,尤其是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我的心态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

刚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特别相信教育的力量,深信通过正确的行为塑造,可以把任何一个孩子培养成才。那时候我还非常认同心理学家华生的观点,认为只要给我一群孩子,我就能让他们在我的教育体系中成长为任何领域的专家。然而,随着我接触的孩子越来越多,尤其在自己有了孩子后,我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在自己孩子没上小学之前,我也曾有过那种自信,觉得孩子的教育完全在掌控之中。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时,确实表现得非常好,他特别喜欢游戏,充满好奇心,还特别专注。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他给家里的十几个玩偶都穿上了衣服,每个小袜子、每个扣子都仔细整理好了。那时候我心想,这孩子专注力真好。

可是,当他上了小学之后,刚才晴天老师提到的那种即视感一下子就出现了。橡皮上开始扎洞,作业也开始显得烦躁。孩子经常在做作业时分心,甚至会去我姐姐家,然后我姐姐家那个学霸型的孩子就会跟他说:“你怎么学习这么难?怎么还是个小学渣?”这种转变让我感觉非常痛苦。

作为心理学从业者,心理学让我有了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帮助我面对期望破灭的痛苦。以前我以为通过正确的教育可以塑造孩子的状态,觉得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但上了小学之后,这种自恋感彻底破灭了。我发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竟然是这么艰难。他在学习上显得效率低下,让我感到无助。

在这种期望拉低的过程中,内心一定会有挣扎和痛苦。很多家长可能会想:“为什么我的孩子效率这么低?为什么不行?” 这种情绪会在孩子表现不佳时一再涌现出来。我也曾试图拉开距离,让孩子自己学习,而我则做自己的事。但每当我看到他磨蹭时,火气就会一下子冒上来。虽然我不会马上去骂他,但那种急躁的感觉非常真实。

不过,心理学帮助我意识到,吼骂和打骂对孩子并没有任何帮助。吼骂带来的坏处有很多,它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还会伤害亲子关系。所以,当我们面对这种“期望破灭”的时候,需要通过调整心态来接纳孩子的状态,这并不是一个顺利的过程,但却是必要的。

刚才我们谈到了如何把期望降下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首先,你要明白,孩子的某些表现是你无法完全控制的。当你认识到这一点时,设置目标时可以用一个“画两条线”的方法。

通常,我们心中会有一条理想的线,表示期望孩子达到的水平,比如学习效率高、作业正确率高等。但你需要把这条线暂时放在心里,不要总是用它来衡量孩子的表现。相反,你要关注另外两条线:一条是孩子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条是他在我们的帮助下能够达到的现实目标水平。这两条线之间的区域叫做“最近发展区”,这个区域才是给孩子设置合理目标的地方。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今天学了20个单词,晚上听写时表现很好,但第二天到了学校,老师测试时他却错了七八个单词,连续几次都是如此。很多家长可能会非常生气,觉得孩子不是笨就是不用心,因为明明昨天听得好好的,为什么今天就错了这么多?于是,家长可能会把目标设定为孩子只能错两三个单词,认为这才是正常的表现。

但如果连续十周都没有达成这个目标,那么我们就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期望。孩子现在的水平就是:他能在家学会单词,但第二天在学校会错七八个。这个现有发展水平就是他真实的状态。我们可以把目标稍微降低一点,问自己:能不能把七八个错的单词减少到五六个?

同时,作为家长,我们要好奇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可以问孩子:“为什么昨天晚上你明明会了,今天到了教室却错了七八个?”不是用责备的语气,而是带着好奇心,帮助孩子找出他遇到的困难。比如孩子可能会说:“如果再看一遍,我能想起来错在哪里,但老师测的时候我就忘了。”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帮助孩子在早上复习这些容易错的单词,也许第二天的测试结果就会稍微好一些,错五六个而不是七八个。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逐渐帮助孩子在他的现有水平上进步一点点,不再苛求他立即达到理想的目标,而是关注他在“最近发展区”内的进步。这样,孩子会觉得任务没有那么难,家长的期望也变得更加现实。

这就是一个“期望管理”的基本思路,你需要接纳孩子的现有水平,帮助他找到合适的进步方法,然后一步步提升他在“最近发展区”内的表现。

当孩子发现他解决了自己的难点,并且通过这个小的进步得到了提升时,他就会更愿意继续在我们搭建的台阶上一步步往上走。所以,家长在陪伴孩子时要做到的第一步,就是打破我们对全能掌控的幻想,接纳孩子的现有水平,并了解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当我们调整期望,找到孩子目前的水平,并用合理的方法帮助他们前进时,孩子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小小的成功感,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学习动力。这就是一个有效的陪学策略。家长要学会放下对孩子的过高期待,把更多的心力放在看到孩子真实的水平,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逐步提升。

这个方法的关键在于:家长心里要真正理解孩子的现有状态,而不是用自己的期望去代替孩子的实际情况。 

晴天妈妈:很多家长都会面临孩子学习压力和娱乐时间的平衡问题。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确实需要一些空间和弹性。但当家长看到孩子在玩游戏或者发呆的时候,心里很容易生气,觉得孩子不认真学习、浪费时间。您觉得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平衡学习压力和娱乐时间?

田宏杰:我认为家长们,尤其是面对低年级的孩子时,一定不要贪心,不要盲目认为只要投入更多时间在学习上,成绩就一定会有巨大提升。如果在孩子低年级时,我们忽略了他们对生活的兴趣,对其他事情的乐趣,这种忽视可能会给他们未来的发展带来问题。

孩子的大脑会在他所接触的环境中形成神经纤维的连接。比如,一个孩子小时候总是帮你做饭,撒葱花、淘米、包饺子,那么当他再次接触这些事情时,大脑会激发出熟悉感,进而带来愉悦。同样的,如果孩子小时候经常在大自然中跑步、感受秋风,这些美好的记忆会在他大脑中留下痕迹,未来他接触类似的情景时,会有一种熟悉和快乐的感觉。

如果孩子从小就有很多不同的兴趣,比如画画、听音乐、运动等等,他们的大脑会变得非常容易被满足,他们会从生活中的许多方面获得愉悦感。但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些乐趣,告诉孩子“只有学习才重要,其他事情没有意义”,那么当他们在生活中失去了这些乐趣时,问题就会出现。

也许在小学、初中阶段,投入更多时间确实能带来成绩的提升,但如果孩子没有发展其他兴趣,遇到挫折时,他们可能无法找到其他方面的意义感。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更具挑战的环境,发现原有的努力和聪明不再足以让他们脱颖而出时,这种挫折感会让他们非常无助。而如果他们在生活中也找不到乐趣和意义,就会觉得人生毫无意义。

我曾遇到过一个孩子,他回忆起自己上小学时的经历。一次在去上辅导班之前,他在花园中玩得非常开心,但妈妈叫他去上课,说“下课再玩”。然而,下课后,他又被送去另一个辅导班,那种在花园中奔跑的快乐感再也没有了。等他上了高中,开始抑郁、不想上学时,他心里充满了对童年那些快乐时光的怀念和愤恨。

这种例子说明,如果我们过早地为了教育目的压缩孩子的生活空间和乐趣,最终可能得不偿失。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尤其是在今天,终身学习已成了一个现实——无论是读大学、硕士、博士,甚至工作后都需要不断学习。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人生的意义感缺失,那么他们将很难在未来找到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要因为过度的教育目的而压缩他们其他方面的时间和兴趣。另外一个问题也很重要:如果孩子的睡眠不足,为了学习而牺牲太多,最终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习中失去兴趣。他们可能会拖延时间,甚至假装学习,把时间耗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理想的状态是孩子在学习中两眼放光,在生活中也两眼放光。为了达到这种平衡,我们需要从现在开始为孩子的一生着想,即便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不到非常优秀,也要接纳他的现有水平,并帮助他在现有水平上稍微提高一点点。这样才是教育的真正目标和意义。

晴天妈妈:您是如何平衡工作和陪孩子学习的时间?

田宏杰:确实,就像我刚才提到的,我家现在的初三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能够“助力”我的工作了,因为他学习的时候,我也能借机去工作。但实际上,在他小时候,情况完全不同。那时,我经常感到孩子像是我研究道路上的“绊脚石”。当然,这个词听起来不太好,但的确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我们总是希望能够完美地兼顾工作、带好孩子、以及自我关怀,但现实是,时间就这么多,如果你画一个时间的饼图,必须切成不同的块分给不同的角色。这意味着在孩子刚出生到小学毕业那段时间里,你很难在每个角色上做到完美。

在那个阶段,无论是工作还是带孩子,你都无法达到满分的标准。我还记得,当我的孩子三岁时,我申请了一个北京市的课题,原本是两三年要结题的项目,结果到了第三年还没完成,第四年也没结题。直到第五年,科研处警告我,如果再不结题,可能要把项目取消,还得退还已经花掉的经费。于是,我只能猛然发力,在最后时刻赶紧完成项目。

在照顾孩子上也是如此。有一次,我骑自行车送孩子去幼儿园,到了红绿灯处,我完全忘了孩子,直接骑向单位。孩子在后面突然喊:“妈妈,我不上幼儿园了吗?你要带我去你单位吗?” 这才让我意识到自己完全忘记了送孩子去幼儿园的任务。

有时我们同事会问我:“你们家孩子的生活情况怎么样?他每天大便几次?” 我竟然不知道,因为孩子自己上厕所,我完全忽略了这些生活细节。

所以,在做母亲的角色上,我也不可能做到100分。我估计自己只能做到75到85分左右。在工作者的角色上,可能只有65分左右。而在自我关怀方面,比如身材管理、运动管理,几乎是最差的。甚至孩子三四岁的时候,我和我爱人的关系也是最紧张的时期,因为我们都被生活的琐事挤压,缺乏深度的情感交流。

生活的真相是,时间就这么多,你必须在不同的角色上进行分配,无法在每个方面都达到完美。接纳自己无法做到100分的现实,接受一些“红灯”时刻,重点放在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上。我觉得,打破对人生完美的期待,是我们做妈妈、做多重角色的人,必须学会的一种态度。

别过于苛责自己,别总是想着这件事没做好,那件事没做到完美。时间有限,你需要告诉自己,“我已经尽力了,这就是目前的情况。” 这样你才能考虑如何去优化,比如说如何结合带孩子的时间、自我成长的时间和运动的时间,如何在观察孩子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对心理学的理解。只有接纳现状,才能在不同角色中找到联合和优化的空间。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时间自然会释放出来,那时你可以再发力,把自己的人生弄得更加精彩,比如把工作做好,或是管理好身材等等。这不是说你要一直保持“适应和忍耐”的状态,有时候,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也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

比如说,当我备课时,我会非常认真地对待,我告诉孩子:“妈妈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想把它做到最好。” 孩子看到我如此投入,也会受影响。他甚至会爬到我腿上,帮我做一些小事,递水或者帮我做课件。后来他刚上小学时,老师让他做课件,他也很认真地对我说:“今天老师交给我一件重要的任务,我要把它做好。”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有时也需要全力以赴去工作,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给孩子树立榜样。我们不可能在每一个时刻都把工作和家庭都处理得很漂亮,但偶尔全力投入某个任务,可以给自己和孩子带来非常好的影响。

但也不要总是要求自己时时刻刻都做到完美。如果你感觉自己的“电池”已经耗尽,那最好的做法可能就是停下来休息几天,不要强迫自己继续前进。硬撑着只会让工作和家庭的效果都变差。 

晴天妈妈:如何看待学习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关系?很多家长会认为只要过程努力了,结果自然会好,而也有家长觉得结果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面对这种平衡,您是如何看待的呢?特别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何评价他们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田宏杰: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既重视努力,又平衡好对最终结果的期待。

确实,成绩是很重要的,不要对孩子说“成绩好坏无所谓,你快乐就好”。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付出了努力,那么他们一定希望获得一个好的结果。就像我们在工作中一样,付出努力之后,当然希望得到好的反馈和认可,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动力来源。

但是,如果我们只盯着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孩子和大人都会感到害怕,特别是面对不理想的结果时。很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焦虑,是因为他们渴望一个好结果,但对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毫无准备。当考试技巧不够、考试心态不稳定时,孩子只想着要一个好的成绩,这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压力。

我们需要做的是把目光从结果拉回到过程。比如,当孩子考试时某些题目曾经总是出错,这次却没有出错,那就要问孩子:“这次你是怎么做到的?是什么帮助你提高了?” 这样孩子会意识到过程中的努力是如何带来进步的。

当孩子在某些领域表现不佳时,也要好奇地问:“这个题目错了,难点在哪里?你为什么会觉得困难呢?” 用这种好奇心去引导,而不是指责孩子为什么错了。如果我们不断关注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帮助孩子找到改进的地方,那么下次考试成绩自然会有所提升。

晴天妈妈: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平衡非常重要。父母需要关注孩子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帮助他们在过程中找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关注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提升成绩,也能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更多的信心和动力。 

晴天妈妈: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把教育孩子的任务看作是一个人的责任。我们要学会与老师、伴侣、社区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持系统。您能分享一些与学校和老师有效沟通的策略吗? 

田宏杰:除了方法和动力,孩子的支持系统也非常重要,尤其是自我管理系统和家庭、学校给予的支持。老师的支持对孩子的学习影响极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的自我价值感还没有完全确立,他们通常通过与同伴的比较和重要的他人评价来确认自己的位置。在幼儿园阶段,家长的赞扬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棒;但到了小学后,老师的看法变得尤为重要。如果老师信任并鼓励孩子,孩子会对自己更有信心,遇到困难时也更愿意接受帮助。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简单来说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期待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表现。如果老师认为孩子可以做到,孩子往往也会在这种期待下进步。相反,如果老师对孩子的期望很低,孩子也可能会自暴自弃。

问题在于,有时候孩子会做出让老师非常头疼的事情,导致老师对孩子产生不好的看法。这种情况下,家长该如何应对呢?例如,有的老师可能会因为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失控,而打电话向家长抱怨,情绪非常激动。这时家长的反应很重要。很多家长会因为老师的情绪压力,立刻表示道歉,回家后也会迁怒于孩子,严厉批评他们。但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觉得自己永远都是老师眼中的“坏孩子”。

另一种常见的反应是,家长会因为老师的批评而生气,甚至顶撞老师,暗示问题出在老师身上。这种做法也不合适,因为老师也是人,有情绪和期望,如果你过于强硬,老师可能会在心里对你和孩子产生反感,进而对孩子采取冷处理的态度,影响孩子在班级中的成长。

所以,家长在与老师沟通时,要意识到老师也是人,也会有情绪。面对老师的抱怨时,家长应该冷静地倾听,理解老师的困境,并在表达理解的同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像处理客户关系一样,你需要给老师时间发泄情绪,并且表现出愿意合作的态度。这样一来,老师会更愿意与家长合作,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在应对老师的情绪时,家长首先要意识到老师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老师的愤怒来自他们对课堂管理和教学效果的期望,家长应该做好准备,愿意花时间去倾听老师的情绪。即使这意味着要花10到15分钟听老师抱怨,也要展现出愿意合作的态度,让老师有机会表达他们的愤怒和挫折感。通过这种倾听,家长可以逐渐引导老师说出他们对孩子的期望。

在倾听的过程中,家长应该适时询问老师的具体期望,比如:“您希望孩子在课堂上如何表现?” 这将引导老师从情绪中回归理性思考,他们会告诉你,他们希望孩子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与全班同学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老师的期望其实是希望孩子能够融入课堂环境,并专注听讲,这有助于提高全班的学习效果。

当你听完老师的情绪并了解他们的期望后,家长要表达对这些期望的认可,比如:“老师,我完全理解您的期望。孩子如果能认真听课,不仅对全班有好处,对他自己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样,你就成功地帮助老师表达了他们内在的需求,同时也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

其实,老师在发火的背后,隐藏着他们对课堂和孩子的深层次期望。家长在应对老师的情绪时,要做的是理解和翻译这些期望,而不是与老师对抗。如果你能耐心倾听老师的情绪,接纳他们的期望,然后再把这些期望传递给孩子,你就能为孩子、老师和你自己创造一个更健康、更有效的沟通环境。

同样,当孩子回家后表达对老师的抱怨时,家长也要做同样的事情:先耐心倾听孩子的委屈,等孩子说完了,再问他:“其实,老师希望你在课堂上做到什么呢?” 这能帮助孩子重新认识老师的期望,并减少对老师的抵触情绪。通过这种方式,家长成为了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桥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

孩子说他就希望我们好好听讲。我问他:“那他希望你上课好好听,好好听了以后会怎么样?” 他说:“希望我们全班都好好听讲。” 我又问:“那样大家都好好听,他是不是就会讲得更明白了?” 孩子回应:“是是是。” 我接着说:“那你也是希望你上课能听得更明白吧?” 孩子说:“是,我也希望听得明白。但有时候吧,我就是一下子去拿东西,上来时不知道怎么就碰到桌子了。” 我说:“是挺难的,因为桌子那么窄的情况下,一弯腰捡东西,再起来就很容易碰到桌子。那这事儿该怎么解决呢?”

这是不是已经从期望转化到行为了?所以,事实上,和老师之间要做的就是拉近关系。好的关系非常重要。在书里我也提到了,如何去争取更多资源,让老师更关注我们的孩子。但是,在这种冲突关系中,家长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孩子不是神,是人。老师也不是神,家长自然也不是神。我们大家都是普通人,作为家长,确实需要一点方法来应对这些问题。

晴天妈妈:家长跟老师沟通时,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和谐还是对立?你肯定是为了和谐,对吧?但是有的家长在沟通时,似乎是想当老师的老师。你一定要明白,即便你是博士,甚至是院士,在老师面前,你依然要尊重对方的专业性。

我们不能忽略老师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甚至半夜还在批改作业的辛劳。他们可能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地站在讲台上,对你孩子的付出和认真,这是我们任何一个家长都不能与一线老师相比的。所以首先要尊重老师的职业,不管老师是出于大爱从事教育,还是将其视为一份工作,重要的是他在你的孩子身上倾注了很多精力。其次,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与老师合作,而不是证明自己比老师更高明。

我们有时会遇到家长在接送孩子时与老师沟通,我心里就想:您这么厉害,怎么不把孩子领回家自己教呢?我觉得第一点是家长很容易迷失自己的位置。我们是要跟老师合作,尤其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学校教育的这九年时间里,家长、孩子和老师必须合作。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第二,家长要当好老师的“翻译”。你要把老师所表达的内容和期望拆解出来,去理解老师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如果老师不喜欢你家孩子,他完全可以不去关注、不去批评。所以,所有对孩子的评价,不论积极或消极,都是一种关注,都是老师对孩子的用心。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并使用这些反馈。第三,如何正确回应老师的批评,如何处理老师对孩子的不满或你无法满足的期望。这些都是在管理期望的问题。

田宏杰:其实家庭教育的核心就在于:从“知道”到“做到”。如何做到呢?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机制,明白事情的本质——孩子到底难在哪里?理解之后,我经常强调的那句话就是:“先有智慧,后有慈悲”。当你真正理解了孩子,你对待他时就会更加温柔,更加好奇,从而更能了解他的困难所在。

所以,首先我们要有智慧,然后才会有慈悲。我们需要先理解孩子的心理机制,并根据每个问题,手上掌握三种方法,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深入理解。最后,我想为大家读一首诗,这是艾瑞克森的一首诗:

生命不是一个你在今天就可以给出答案的东西,

享受等待的过程吧,享受成为你自己的过程,

再没有比种下花的种子,却不知将会是什么样的花盛开更喜悦的事情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像园丁一样去培育他,为他浇水、施肥,适时去做该做的事。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们也要陪伴他一起解决问题,最终让他成长为真正的自己。这是一段独特的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