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25起全面禁用的脱氢乙酸是什么?为何禁用?

2024-10-05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1. 最新规定脱氢乙酸明年起禁用

近期,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脱氢乙酸钠)在我国将迎来大范围禁用。根据2024年3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等食品中的使用规定被删除,同时腌渍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也由1克/千克调整为0.3克/千克。这一新标准将于2025年2月8日开始实施。

2. 脱氢乙酸简介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即脱氢乙酸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作为防腐剂来防止微生物增殖,延长食品保质期。它对酵母和霉菌的抑制效果特别好,因此经常用于预包装的糕点、面包和其他容易长霉的加工产品中。脱氢乙酸钠易溶于水,无色无味,不影响食品的色香味,且在加热过程中保持稳定。

3. 脱氢乙酸的应用与含量标准

脱氢乙酸钠曾被用于腌渍蔬菜、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熟肉制品等12类食品中。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其最大允许使用量为0.5~1.0克/千克(以脱氢乙酸计)。

4. 禁用原因与修改前后对比

禁用脱氢乙酸钠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对其潜在危害性的研究增多,发现长期摄入脱氢乙酸可能引起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动物实验显示,长期大量摄入脱氢乙酸钠可能导致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血液凝固能力降低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等问题。虽然这些影响属于“亚临床”损害,并不致死,但可能降低生命质量。因此,为了预防对人类可能造成的相关损害,我国标准即将移除这个食品添加剂。

我国的科研人员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大鼠若长期大量摄入脱氢乙酸钠(剂量达到200 mg/kg体重),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血液凝固能力降低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等现象。在更高剂量(124.0 mg/kg体重,多次反复暴露)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失衡。这些影响属于“亚临床”损害,虽然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可能会对动物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5. 其他类似功效的食品添加剂

尽管脱氢乙酸钠将被禁用,但市场上仍有其他食品添加剂在用,包括:

  • 丙酸钙:广泛添加的防霉剂,其毒性与食盐相当。

  • 山梨酸钾:大鼠经口急性毒性实验 LD50 为4 920mg/kgBW,比食盐毒性还小,是防腐剂安全性的天花板。

  • 苯甲酸钠:大鼠经口急性毒性实验 LD50 为 2 530mg/kgBW,毒性比食盐略高。

  • 亚硝酸钠:肉制品中常用的防腐剂,其 LD50 为 180 mg/kgBW,是防腐剂中毒性最高的一种。

这些防腐剂的选择是基于它们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强,而对人的毒性小。日常吃的食盐,算是极为安全的物质,而许可使用的食品防腐剂,有的毒性略高于食盐,有的和食盐的毒性相当,甚至有的比食盐的毒性还低。

随着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了解和关注这些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