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国资最新发布!快来报名!涉及13家国企!具体职位、薪酬待遇→
2024-09-20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国企未来,因你而来
沈阳以最大的诚意和最优的待遇
诚邀天下英才来沈
抢抓先机,成就精彩
沈阳国资
2024年“人才强企”引才行动正式启动
面向全国招引人才
共计提供125个需求岗位
引才企业包括盛京金控、沈阳地铁等
共13家企业
本次引才行动报名时间是
9月19日—10月2日24时
扫码查看职位条件、薪酬待遇
及报名渠道
↓↓↓
沈阳国资2024年
“人才强企”引才行动
新闻发布会
9月20日召开
市国资委
党委委员、副主任李润斌介绍情况
近年来,沈阳国资国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策部署,攻坚产权、治理、组织、产业“四个结构”改革,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积极打造“活力国企”,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效。特别是今年以来,推动组建陆港集团、文体旅集团、外贸集团等产业平台公司,设立低空经济管理公司、推动组建总规模5亿元的辽沈航空产业基金,完成全省首笔数据产品交易协议签约,服务和推动全市重点产业发展;完成125处国有企业土地房产确权,夯实价值超6.41亿元,有效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协调推动央地合作,全市新签约合作项目21个、总投资603.3亿元,招引中国国新、中国诚通在我市设立辽宁振兴发展基金;发展质效持续提升,截至8月底,市属国企营业收入159.1亿元、同比增长53.6%,利润总额20.3亿元,切实发挥经济稳增长“排头兵”作用。
在推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们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筑牢打造一流企业的人才基础。目前,沈阳国资国企共有各级经营管理人才3830人、专业技术人才1248人、高技能人才580人,为国资国企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提供了强大支撑和保障。
一、积极构建“人才强企”引才机制
加强工作统筹,深入贯彻落实《沈阳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市国资国企系统“人才强企”三年行动方案和年度人才工作要点,将人才工作列入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拓宽引进渠道,积极向社会和高校毕业生推介沈阳国资国企,为企业招引紧缺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共引进人才1958人,其中,市场化选聘各级企业经理层成员102名;注重柔性引才,建立外部董事人才库,入库人才39人。优化人才结构,围绕全市21条产业链特别是8条重点产业链,指导企业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和沈阳振兴,根据自身需要调整人才招聘岗位,为全市创新链产业链延链补链提供人才支撑。创新引才机制,健全与驻沈央企、高校院所人才交流机制,引进2名央企优秀人才到市属企业挂职。建设6个专家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拓宽产才融合新赛道。
二、积极构建“人才强企”留才机制
强化岗位能力培训,高标准建设国资系统教育培训基地,定期举办国企领导人员素质提升班、党务干部培训班及专家座谈会、行业学术交流会,聚焦党的政策理论、科技创新、数字经济、金融资本等关键领域精准施训,全力赋能人才成长。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属企业劳动用工和员工招聘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健全市场化用工体系,全面推行公开招聘,畅通人才进入国资国企通道;完善激励机制,指导企业建立科研人员收入与科技成果挂钩机制,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强化服务意识,建立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点对点服务16名市级高层次人才,为专家人才干事创业保驾护航。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广泛宣传国资国企人才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推荐39名优秀科技人才参评沈阳市十大科技英才和优秀科技工作者,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三、积极构建“人才强企”用才机制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印发《沈阳市市属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施方案》,市属企业经理层全部签订岗位聘任协议和经营业绩责任书,开展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树立“以业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丰富人才培养方式,制定《市国资委机关与市属企业干部双向实践锻炼工作方案》,采用挂职锻炼、项目合作等方式,推动关键岗位17名干部双向交流;选派3名青年科技人才赴江苏国企学习锻炼,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建立212人的优秀年轻经营管理人才储备库,建强沈阳国资国企持续高质量发展后备力量。打造人才集聚平台,为人才实施科技创新拓展应用场景,投资王向明院士团队开展飞行器未来技术研发,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设“他机试飞”中试平台项目,推动开展产教融合。充分发挥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作用,建设先进工作团队21个,释放人才规模效应。
当前,沈阳国资国企正处于深化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在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央地合作、加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等领域天地广阔、前景远大,对高层次人才更是求贤若渴。对此,我们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纵深推进沈阳国资2024年“人才强企”引才行动,诚心聚才,精心用才,暖心留才。
本次,全市国资国企系统紧扣全市产业发展和国有企业实际,面向全国招引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共计提供125个需求岗位,其中经理层岗位22个、中层管理岗位29个、专业技术岗位74个,具体人才引进岗位信息请见市国资委、市人社局门户网站和各企业官网,请社会各界予以关注。
诚挚希望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踊跃报名,加入沈阳国资国企,投身沈阳国有经济深化改革发展的奔涌大潮,为沈阳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注入新活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新篇章提供国资国企人才动力。
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党委书记李光耀介绍情况
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人社局创造性提出“C才”理念,让人才上C位、做主角、当主力,旨在将人才置于发展的核心位置,让每一位人才都能在沈阳这片热土上发光发热。截至8月末,我市成功吸引高校毕业生留沈人数达到12.2万;今年新引育人才总数攀升至2260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80人。特别是“2024博士沈阳行”活动,已成功吸引655名博士人才落户沈阳,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智力动能。
市人社局和市国资委联合开展沈阳国资2024年“人才强企”引才行动,目的就是把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市属企业中心任务,以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抓手,加强市属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强力推动市属企业引进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有效推进市属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现市属企业人才规模、质量和结构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相匹配、相协调,助力市属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再上新台阶,为沈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石。
为实现这一目标,市人社局将全力整合资源,提供招聘平台,协调猎头公司主动服务对接,确保用人主体和各类人才能够精准互选。同时,人才落地后,我们精准对接人才各类需求,力求以最大的诚意和最优的待遇,让各类人才向往沈阳、扎根沈阳、圆梦沈阳。
一、聚焦高层次人才
一是深入实施高精尖科技人才培养项目,给予A、B、C类人才从5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的奖励资助,70万元到110万元不等的科研项目经费,同时配有从百万乃至“一事一议”的购房补贴。
二是实施人才贡献奖励,根据人才做出的实际贡献,对在我市工作年薪30万元以上的高层次人才(A、B、C类)、科技型企业中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创新骨干人才,依据贡献程度分类分档给予0.5万元—50万元奖励,每人最多可获得3年奖励。
三是实施博士后培养工程。给予进入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的博士后每人每年10万元生活补贴,最长发放2年;对我市企业引进或出站留企工作的博士后,给予20万元生活补贴。
我们打造“如才所愿”场景,让沈阳尊才、爱才、敬才的城市形象逐步深化。
二、聚焦产业人才
一是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重点企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编制《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对按照目录引进的人才,择优分3年给予每人3万元—30万元奖励。
二是实施产业人才支撑工程,每年择优选拔一批沈阳市“优秀工程师”,给予每人30万元一次性奖励资助。
三是支持引才平台建设,注重发挥用人单位引才用才主体作用,对吸引留住硕士及以上人才成效明显的用人单位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
我们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产业人才发展体系,为我市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三、聚焦服务保障
一是建立高层次人才“一对一”服务机制,开设市、区两级“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扩大人才配偶安置服务范围,由原来的A、B、C类人才拓展到D类,人才配偶原属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予以对应安置。高层次人才子女可根据个人意愿在全市范围内选择就读。
二是每年提供7.5万套人才住房保障能力,人才公寓拎包入住;开设人才驿站,高校毕业生免费入住15天。
三是注重提高服务效能,向高层次人才发放“人才绿卡”,持卡可在14家定点医院享受就医和预约转诊“绿色通道”、免费体检等服务。
我们以真诚周到的服务体系,让人才在沈安心、安家、安业,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沈阳是一座创造过无数辉煌的英雄城市,是一片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土地,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贴心的服务,诚邀天下英才共襄盛举。下一步,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聚焦政策供给,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期待各方朋友们在沈阳能够美梦成真,热切期盼更多的人才能够汇聚沈阳,在这里“抢抓先机,成就精彩”。
沈阳盛京金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副书记杨绍伟介绍情况
盛京金控集团成立于2017年6月,是沈阳市国有金融资本集聚平台,注册资本218.89亿元,资产总额近350亿元,业务覆盖“股权投资、金融服务、资产运营、要素市场、数字科技”五大板块。近年来,集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国资委人才工作要求,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一、在精准“引”上下功夫,人岗相适度不断增强
结合公司选人用人制度、行业特定限制等要求,从履职经历、行业背景、企业文化等方面科学设置任职资格条件,从专业技能、认知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素养和领导力等多个维度精准识别人才。2023年以来,集团面向社会招聘27次、校园招聘2次,招引各类人才113人,其中高级管理人员6人,投资业务人员28人、运营招商人员30人、财务风控人员25人、党建综合人员24人。
二、在精心“育”上下功夫,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围绕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升,实施系统培训,聚焦产业投资与管理、私募基金监管、不良金融债权处置、国资国企改革等主题,开展培训15次,培训800人次。多措并举开展实践锻炼,先后选派5人参与市政府工作专班、市直机关相关处室实践锻炼,5人任驻村第一书记。挖掘出项目投资、资产运营、风控合规等年轻后备人才29人,实施“理论+实践”全面培养。
三、在精细“用”上下功夫,成长路径不断拓宽
2023年以来,通过岗位竞聘、市场化选聘、内部推荐、市直机关推荐等多种形式,选拔重要管理岗位人员20人次;集团总部面向子公司人才遴选和岗位竞聘3批次12人。建立总部与子公司间人才交流机制,集团总部和子公司结合经营实际,互相输送各类经营管理人才近20人。
四、在精诚“留”上下功夫,激励政策不断优化
坚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坚持业绩与薪酬“双对标”,业绩按照《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实行“一岗一考核”和“年度+任期”考核;薪酬除基本年薪外,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按照先考核后兑现方式,按约定激励到位。
“人才强企”战略实施以来,集团人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共有员工479人,其中大学学历303人,占63.2%,研究生学历150人,占31.3%;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注会、法律、基金证券等职(执)业资格证书的185人,占38.6%。以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投资体系不断完善、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不断提升,累计完成股权投资240余亿元,投资的芯源微、拓荆科技等20余家企业已经成功上市或正在培育上市,帮助企业实现债权融资1200余亿元,促成国有产权交易360余亿元。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78亿元,同比增长15%,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8%,连续4年实现增长。今年1—8月,实现营业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6.7%,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2.3%。
下一步,集团将按照市国资委“人才强企”引才行动部署会精神,精心挑选3个集团总部职能部门负责人职位和4个子公司经理层职位,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引进一批急需的专业化金融人才,打造高端金融人才集聚高地,更好发挥金融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用,为沈阳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吴允刚介绍情况
沈阳地铁集团是市属一级国有全资公司,主要负责地铁建设和运营管理,多年来持续深耕“轨道建设、轨道运营、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四大板块,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成果惠民生,推动企业发展与服务民生同频共振。沈阳地铁已建成运营线路5条,总里程165公里,串联“三站一场”,日均客运量达175万人次,目前,仍有在建线路5条、里程125公里。集团下设二级全资及控股公司15家,职工13000余人。
一直以来,地铁集团始终坚持“人才强企”战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让人才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
一、搭建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出台系列人才选拔培养举措,制定人才储备计划,目前储备急需紧缺人才79人,通过科学规划储备人才职业发展路径,制定培养工作方案,明确培养形式和晋升评定方式,强化跟岗锻炼及实际专业成果转化,建立全程跟踪评估机制,切实掌握储备人才培养情况。
二是实施“远航工程”青年英才计划,共储备青年人才450人,组织开展培训、实战,以“精准滴灌”的方式促进人才成长。目前,正在进一步推进“砥柱工程、英才工程、精锐工程、繁星工程”等人才培养工程,
三是通过开展理论培训与跟岗锻炼等形式,实现人才分类培养全覆盖。通过推动校企合作人才融合发展方式,采用“订单培养”招聘路径,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岗前专业理论与实践学习培训效果,在满足急需技能人才需求的同时,保障技能人才专业能力提升。
二、构建多元化、可持续、能升降的职业发展通道
一是结合企业战略优化机构职能,设置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合理设置职位职级体系,制定清晰、透明的职业晋升条件,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层级。建立以“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为核心的多序列多等级职业发展通道。
二是持续完善不同岗位选聘方式及流程,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满足各类岗位内部晋升选拔、人员配置需要。
三是结合各类人才职业发展阶段特点,通过管理、技术、技能培训以及外部调研等方式为人才赋能,让各类人才更有劲头、更有奔头、更有盼头,全面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三、健全能力评价、业绩评价、职业素养评价的指标体系
通过推动创新自主评价,增强内生动力,成立培训分公司,搭建标准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评基地,健全“以贴近岗位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主导、以工作业绩为核心”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对标国家职业标准,出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管理制度,建立考评督导队伍,已获批6个职业11个工种自主认定评价资质。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认定考核3000余人次,通过率为85%以上;并开展7个类别特种作业取证培训,年均办理取证3000余人次,有效促进了企业技能人才梯队建设。
四、建立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管理策略
一是设立向优秀人才和业绩突出员工倾斜的薪酬管理制度,实现薪酬分配与能力、业绩相结合,并通过岗位晋级、薪级晋档与绩效考核挂钩,激发员工的干劲与活力。
二是建立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支撑的人才实训平台,目前拥有8个省、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每年都举办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并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及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各项赛事,以竞技、传技、竞业、精业等方式拓宽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三是开展系列文体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搭建展示舞台;开展大病互助医疗保障,做到生活上支持、待遇上保障、身心上关怀。
地铁集团高度重视沈阳国资2024年“人才强企”引才行动,结合企业实际认真制定引才计划,为人才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待遇,设计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按照市国资委人才招引工作安排,聚焦运营板块,研究拿出涉及企业中层管理岗位、工程师、审计、投资等10个人才岗位共26个名额,目的在于全面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更好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此次“引才行动”岗位招聘具体内容请查看已发布的招聘公告。
我们诚挚欢迎各类优秀人才加入沈阳地铁,期待未来与大家携手奋斗,共同推动全市国资国企领域高质量发展,为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更大力量。
发布会上还回答了
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问
刚才介绍了沈阳国资国企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充分发挥人才引领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作用,积极打造“活力国企”。请问,我们这次组织开展“人才强企”引才行动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
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润斌:这次“人才强企”引才行动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着力建强企业人才队伍的需要。这次“人才强企”引才行动,是以激发改革发展动能为着力点,采取有力、有效举措,引入高匹配度人才,重点引进经验足、素质高的经理层成员、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是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这次“人才强企”引才行动,通过引入高水平人才,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和科技创新环境,既是做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等重点任务的当务之急,也是推动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长久之计。
三是着力服务全市重大战略的需要。这次“人才强企”引才行动,主要通过综合社招、猎头推荐等多种形式,以更广泛的视野、更精准的聚焦,选拔能够推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的关键人才与专业力量,形成以产业吸引人才、以人才助推产业的良性循环新局面,让人才成为沈阳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强大支撑。
问
沈阳市的人才政策诚意满满,但大多都是补贴类的政策,请问沈阳有体制机制方面创新的人才政策吗?
答
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李光耀:一直以来,我们最担心、最害怕的就是来到沈阳、扎根沈阳的人才得到的礼遇少了、小了,最希望的就是沈阳的人才政策和打造的人才环境能够全方位、全周期地呵护人才的成长。为此,在沈阳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带领下,我们对标先进学经验、凝聚合力谋创新,不断升级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向人才发出“政策大礼包”。形成了涵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创新创业、服务保障等全周期的政策体系,推进高精尖人才、产业人才、技能人才、青年后备人才等各类人才在内的全链条人才队伍建设。
在新的政策中,我们特别注重加强用人主体和人才的联动,积极有效促进单位、人才“同频共振”,激发人才活力。谁是人才,让用人主体说了算。构建了“单位认可、市场评价、政府支持”的人才认定新模式,是我市对人才认定评价机制的创新尝试和大胆探索,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好地满足了人才实际需求。目前,全市已授权人才自主认定单位已达345家,已自主认定人才615人(B类3人、C类139人、D类473人)。
问
盛京金控集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本次开展人才招引,市场化选聘重要经营管理岗位7人,请介绍下相关情况。
答
沈阳盛京金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杨绍伟:盛京金控是沈阳市国有金融资本集聚平台,是沈阳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沈阳开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征程,加快推进“一枢纽、四中心”的背景之下,各板块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充足的发展空间。
当前,集团致力于打造区域领先、国内一流的综合性投资控股公司,为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加入盛京金控,我们不断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优化选人用人环境、实施多样化激励措施,积极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生态。为落实这次沈阳国资“人才强企”引才行动部署会精神,集团提出总部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和子公司经理层等7个重要岗位人才开展公开招聘,同步发动多家猎头公司推荐人选。我们欢迎各类金融人才积极报名、踊跃参与,为企业改革深化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推进落实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贡献力量。
问
请问沈阳地铁集团对于引进的人才,建立了怎样的培养计划和机制?
答
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吴允刚:地铁集团把“人才强企”作为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把人才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特别是根据集团发展战略需求、岗位特性及人才发展路径,制定全方位人才培养计划。
一是我们建立人才储备入库机制,就是针对“中层管理骨干、青年人才、技术人才、专业人才、技能人才”五类群体,构建和完善了“砥柱工程、远航工程、英才工程、精锐工程、繁星工程”人才储备的分类培养体系,实现各级别人才选、育、用全链条覆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
二是注重人才梯队建设,改进优化引才、育才、用才生态环境,明确培养数量、培养标准、培养方式、实施学习地图、考核评价、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组合菜单”等,逐步健全阶梯式、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注重从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多维度、全方位培养。
三是开展跟岗实践、一线锻炼,参与重大项目和深化专项攻坚等实战、实践磨炼,强化储备人才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干提供了更大舞台,创造了更多更为广阔的成长成才“绿色通道”。
来源:沈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