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县中衰弱源于“超级中学”“掐尖”招生,县中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于提升升学率

2024-09-17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从深入的田野调研透视

县域教育的困境与未来

文周新成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县中:中国县域教育透视》一书汇编了杨华教授近年来关于县域教育议题的三十多篇随笔。在本书中,杨华教授以“县域教育如何促进总体性的教育公平与社会流动,尤其是发挥好兜底功能以及精英人才培养功能”为核心问题意识,对县域教育的性质以及我国基础教育基本制度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县中的功能、县中塌陷的成因与危害以及如何振兴县中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对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双减”政策在县域的实施效果及改革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对县乡教育生态的特殊性、发展模式以及县乡学校管理、家校关系、教师流动、学生发展、职教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重要判断。

在本书导言《县中振兴的一般规律及影响》中,杨华教授基于在全国多地县中的调研总结出五个县中及县域教育发展的一般定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全国各地县中衰弱的一般过程及其负面影响,从而在实证分析基础上讨论了县中振兴的方向与路径。这些定律的总结提炼来源于用杨华教授对县域社会特别是县域教育的总体性研究,也为本书正文探讨县域教育各方面议题的十个章节提供了基础视角与基本判断。

杨华教授提出的第一个极为重要的定律是“县域平均教育质量定律”。所谓“县域平均教育质量”是指“在全县财政投入、学校管理方式方法策略措施、教育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经验,以及家庭教育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各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成绩会有差异,但平均下来全县的教育质量是一定的,上下数年之间相差不会太大。县域义务教育平均教育质量最终会体现并决定县中的教育质量。一个县的平均教育质量越高,尖子生、优等生的占比就越大,中等生、后进生的占比就越小。”

笔者用两个假设来进一步理解这一定律:首先,假设存在两个人口规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在一般情况下,两个县的尖子生、中等生、后进生数量是大体相当的。除非一个县地方政府十分重视教育投入,县基础教育学段的教育工作者都十分奋发有为,才可能会使得一个县的高考成绩显著好于另一个县。由此可以推知,现实中,当县与县之间人口规模有差异,只要县与县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似,在一般情况下,两个县各类学生的人数差异比例大体会与人口规模差异比例相当。正常情况下,这种状态是比较稳定的,即每个县每年各层次学生比例波动不会太大,中高考总体成绩不会出现太大起伏。

其次,假设一个县之前每年都能考上1-2个清北学生,有10个左右“清北苗子”(即高三模考及高考分数一般不低于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5-10分左右)。那么,在清北招生政策没有调整、该县人口规模没有大幅变化、优质生源没有流出、县域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稳定的情况下,该县今年进入县中经过县中应试训练后的尖子生中,“清北苗子”也会在10个左右,最后能考上清北的学生大概率也会在1-2个左右,不太可能出现陡增的现象。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县中再怎么强化应试训练,也很难让清北升学率、“清北苗子”大幅增加,很难让县中顶尖名校升学率大幅增加。

这一定律可帮助我们理解三个重要问题:第一,当一些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幅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并重视县域教育发展时,这些区县的平均教育质量就会有所提高。第二,当省会城市或部分区县通过政府财政与政策支持、引入市场力量等措施大力支持“超级中学”发展扩张、跨区域掐尖招生时,超级中学就一定会通过“掐尖”招生来提高自身的清北及名校升学率,从而形成“马太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县中衰落并非是因为县域义务教育平均质量下滑,而是县域的“尖子生”特别是“清北苗子”被掐走。在县域尤其是中西部县域社会中,尖子生家庭出身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家庭经济水平处于中上层、父母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家庭,这类父母主要在体制内工作,如果县中教育质量高,他们一般更愿意将子女送进县中,既方便家庭照料监管,在半熟人社会体系下又能够进行更好的家校合作;另一类是普通家庭的“读书的料”,相比前一类,在当下这类学生相比少一些,超级中学的教育、培训与生活成本对他们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巨额开支,在超级中学他们一般也会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与调适困境。然而,随着县中清北及名校升学率连连下滑,县域内有教育投入能力及意愿的家庭或子女中小学时成绩比较优异的家庭就会想方设法在中小学阶段将孩子送到超级中学所在城市就读。

第三,在县域“清北苗子”没有大规模流失情况下,高考制度无论怎么改,能够上清北及名校的都只会是比例相对恒定的这些尖子生。从笔者这几年在全国各地的教育专题调研来看,在县中塌陷后,由于这些学生早早流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可能会因为不适应学习生活环境或高竞争压力而出现“伤仲永”悲剧。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进入“超级中学”后大多数仍可以考取顶尖名校,但能上清北的仍然是极少数。此外,那些在中小学阶段流出的优等生想要在超级中学所在城市中小学及超级中学的训练下成为尖子生,并非没有可能,只是家庭投入巨大,这些优等生在高竞争环境下承受的心理压力也非常大。

理解了“县域平均教育质量定律”后,杨华教授所提出的“头部学生不可或缺定律”“县中作为县域多数家庭教育出口定律”“市、县两级政府都要追求教育政绩定律”“县域教育资源的有限流动与集中定律”四个定律就更加好理解。当头部学生被掐走或主动流出后,县中清北及其他名校升学率下滑,有能力的家长、许多尖子生及部分优等生家长便会“跟风”将孩子送出去接受教育,这使得家庭及学生的教育投入和竞争压力都会大幅增加,教育投入-回报风险增加。也就是说,当县中作为县域多数家庭教育出口的功能弱化后,各个层级的县域家庭都会受到损害。当市、县两级的教育财政投入与教育政绩不成正比时,市县政府就可能会做出一些违反教育规律的政策行为,既损害整体性的公平又达不到良好效果。因此,县域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生源必然不能无序流动,必须要遵循优先流动与集中定律,以更好的保障总体性的教育公平与效率并平衡两者的关系。

在对上述五大县域教育一般定律的分析基础上,杨华教授进一步分析了县中衰弱的一般过程,一针见血的指出县中衰弱源于“超级中学”“掐尖”招生。最初,超级中学通过给予各种优惠条件、高额奖学金来吸引尖子生,这使得家庭经济条件处于县域社会中上层位置以及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尖子生都被吸引走。由此导致县中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提升清北及其他名校升学率,县中“失信”于县域社会,县域尖子生及优等生开始主动出走。当超级中学形成“马太效应”,特别是在新高考改革以及招生制度改革过程中,超级中学在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培养的优势越来越强,使得县域优质生源流失规模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市、县政府出台补救措施效果有限,甚至会极化县域应试教育。由此,县中衰落导致县域教育体系总体性衰落,引发全民教育焦虑、还导致学生学业竞争压力过大、心理问题凸显。

从杨华教师扎实的调研与严谨的分析论证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当前一些学者及媒体在讨论“县中塌陷”问题时的错讹之处。例如,著名新闻媒体《南方周末》曾发表一篇题为《县中衰落是因为大城市中学“掐尖”吗?》。在文中,作者写道:

如何看待优质生源与优秀老师外流?一些人把县域内优质生源外流看成地市、省城中学的“掐尖”。不过,一个县域内的优质生源不是县中的禁脔,学生去哪儿读书,取决于本人及其家长的决定,也是他们的当然权利;而所谓的“掐尖”,只不过地市、省城中学以更优厚的条件吸引优质生源,好学生去不去,由也只能由本人及其家长自行决定,社会和学界不必对他们的自主权利横加指责乃至干涉。

现在学校都有高考KPI,为此首先就要吸引优质生源,把本科升学率与名校录取率做高,所以针对优质生源的策略,一是延请好大学的毕业生或名师当老师,某些一线城市大学清北博士生比比皆是,作为吸引好学生的凝结核,二是往往不要他们的学费甚至要倒给生活费与奖学金,考上清北等名校还有物质奖励,从而塑造出“好高中”;其他学生及其家长看到了突出的本科升学率与名校录取率,当然愿意花不菲的学费进入“好高中”,以期“近朱者赤”。

这种“轻飘飘”的论调实在是反映当前一些教育工作者与新闻媒体既不懂我们的国情县情民情,也不懂一般性的教育规律和教育治理规律。这也更为凸显杨华教授《县中:中国县域教育透视》一书的优点。基于广泛长期深入的田野调研,以县中振兴为核心议题,杨华教授对当下中国县域教育的现状、县域教育治理的制度与政策、县域教育体系的构成与运行、家校关系与学校管理、教师流动与学生成长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这对我们理解当下中国的真实教育状况、问题与困境以及未来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在笔者看来,杨华教授在本书中总结提炼的许多“常识”,以及其提出的一些看似与“常识”不相符的观点,都值得学者与教育工作实践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关心教育问题的公众深入思考、展开论辩。

 

2024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