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多地争创“自动驾驶第一城”,武汉怎么“跑”法?|武汉新质观⑥·视频

2024-09-06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谁在争夺自动驾驶第一城?最可能拔得头筹的是哪座城?
在全国,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武汉、重庆、长沙、南京等二线城市,甚至大量二三线城市都是这场比赛的“玩家”。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建设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开放测试示范道路22000多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过5200张,累计道路测试总里程8800万公里。
02:51
赛道火热,玩家众多,竞争激烈。作为一座老牌汽车工业重镇的武汉,是国内第六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起步算早却不是最早,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里程和开放区域数量却保持全国第一。在2021年才启动建设的军山新城,如今“智能的车”驶上“智慧的路”,自动驾驶汽车过汉江、驶向中心城区,上高速、驶向天河机场。
在传统汽车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当下,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转型可以说势不可挡。武汉如何在“自动驾驶第一城”争夺赛中突围而出?打造“自动驾驶第一城”给城市未来带来哪些机遇?近期,羊城晚报与极目新闻共同深入科创和产业一线,探寻武汉争夺“自动驾驶第一城”背后的“修炼秘笈”。
在哪跑?
自动驾驶技术的“狂飙”,离不开测试道路的放开。
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双智部部长吴海平在接受专访时介绍,工信部与湖北省政府在2016年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在武汉经开区建设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2019年举办军运会期间又对示范区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建路侧智能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等。
“在打造‘自动驾驶第一城’的过程中,示范区扮演了一个先行先试的探索者角色,我们积极响应国家的相关重大战略布局,尤其注重自动驾驶应用方面的探索,先后申请了多个国家试点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一边建设、一边摸索。”吴海平给出一组数据,示范区分11批开放了3379公里的测试道路,测试道路涉及12个行政区,覆盖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
“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成效如何?“从智能网联车辆订单数服务的人口规模来讲,已成为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运行服务区。”吴海平说。今年2月,两辆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分别驶过杨泗港长江大桥和武汉白沙洲大桥,完成了自动驾驶“长江第一跨”的创新。
跨区通行、跨江通行、机场高速通行等,武汉为何能率先实现商业应用场景的创新突破?“只有开放足够多的场景,实现城市级的规模应用,才能够让企业从投入到运营实现一个良性的循环。因此我们以武汉经开区为核心和起点,先后11批开放城市道路,从武汉经开区1个区扩展到了12个区,测试道路联网成片,这就极大地方便了车企去开展测试。”吴海平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放更多的测试场景,将智能网联测试道路开放到著名的风景区,以及一些交通枢纽或人口集中的商业区。”吴海平说。
怎么跑?
一个新技术的突破和推广,必然会有很多阻力,如对传统汽车产业或个别行业的冲击,但人们首先担心的还是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是否安全。自动驾驶汽车上路面对的最大的威胁,或许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人类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经开区专门成立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专班,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吴海平说。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涉及到的领域特别多,必须要确保百分百的安全上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从智能网联汽车上路准入申请开始,就要求必须将汽车的相关数据上报到我们平台,像是实时的定位信息、车速、车内情况等。”在吴海平看来,严格的准入要求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第一环。
作为国内第一个发放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试点牌照的城市,武汉向企业发放的各类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和运营牌照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智能网联汽车从测试到商业化,中间总归要经过5类牌照,从道路测试到示范应用,测试到示范应用到商业化试点,这个类别的牌照我们已经发放了将近2400张。”吴海平说。
“这些制定的措施,已经实施快两年时间,市民的反应非常好,得到了很多市民的点赞,很多人上下班通勤都是搭无人出租车。”吴海平表示,对大多数人而言,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是一种新兴事物,很多人其实也是用一种很包容的态度去接受它。
文 |记者 许张超 杭莹 孙晶
图|记者 李志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