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孩子不喜欢主动社交没什么大问题,家长批评只会产生负面效应

2024-10-01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编辑:陈田木

新学期,校园安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为家长、教育者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从一年级新生适应新环境的挑战,到青春期学生面对的心理压力和不良行为诱惑,诸多问题亟待解答。

本期特别邀请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教育学博士、预防犯罪专家王大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苏德超,中国心理学会科普讲师方玲,深入探讨影响校园安全的诸多因素,包括校园霸凌、网络成瘾、青春期不良行为等,并提供预防策略和解决方案。

方玲:校园安全是头等大事,校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在哪些方面?

王大伟: 孩子平安大于天。具体到学校的安全来说,比如说校园的意外伤害。水灾,火灾,地震自然灾害,性侵害诈骗案件等等这些犯罪案件,其实都是不安全的因素,还有一类是我们现在比较重视的校园欺凌、校园暴力,另外还有网络成瘾。还有一些学生健康方面的,比如说心理问题,还有现在家长特别重视的视力问题。

方玲:孩子们适应新环境时,通常会面临哪些心理上的挑战?

苏德超: 我自己也是孩子的家长,我在高校教书,也会碰到很多大学生,无论大学还是中小学生,最典型的就是焦虑,紧张。假期的生活节奏和上学的节奏是不一样的,这个节奏的切换会导致孩子紧张、烦躁不安,特别是小学的孩子,他可能作业没做完,或者是害怕做完了做得不对,他会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再稍微严重一点的话,这些反应就会身体化,比如头晕、胃口差,还有腹泻严重的。有些孩子是没有这些情况的,他在家里感觉没劲,没人陪他玩,所以到学校会特别兴奋。

方玲:如何防止各种校园意外的发生呢?

王大伟: 就小学生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对学校是不熟悉的,不熟悉就会有安全隐患。首先对于学校的水塘和假山这些潜在的危险,应该告诉孩子们,这是有潜在危险的,到学校以后要充分熟悉环境。

第二,认识上学放学的路。原来是幼儿园,现在是小学,孩子一定要认识上学放学的路。如果学校稍微远一点,坐公共汽车的话,要知道路过的每一站是什么站点。还有就是不要在学校楼梯的扶手滑滑梯、接开水防烫伤的一些注意事项等等,第一天上学都要把这个事情给孩子们絮叨两句比较好。

方玲:厌学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有的孩子在新环境会社恐,不愿意社交,家长如何应对呢?

苏德超:对于新学期不能平稳过渡的孩子来说,家长不要做过度准备,不要老是在他面前反复说,开学了,你要上学了。孩子本来就紧张,这样就好像对一个社恐的孩子说,你马上就要做全校演讲了,你看我们好几千人看着你,这样一来他是不是更紧张了?

还有一些孩子,他害怕上学可能是因为在学校会遇到一些人际挑战。比如他觉得有些老师不喜欢他,有同学跟他不对付,这种情况家长除了跟孩子交流之外,也要及时跟老师沟通,跟其他家长沟通,跟孩子的同学沟通,了解孩子的这些心理障碍和他遇到的具体问题。很多时候孩子逃避,他不愿意说,这种情况需要家长仔细分辨。

孩子的事无小事。有的孩子不喜欢主动社交,这时候家长们可能会推着孩子去跟别的同学交流,其实不主动社交也没什么大问题。重要的不是爱不爱社交,而是恰当社交——通过必要的社交把问题解决掉,比如我需要向同学借个东西,有道题不会我要问老师,这属于必要的社交。对于不爱主动社交的孩子来说,他需要寻找帮助的时候能够适当的提出来,解决问题就可以了。他把这些动作完成,他的目标就完成了,这时候他会有获得感,那么社交对他来说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家长也可以通过培养孩子共情的能力来激发他对于别人的兴趣,激发社交的渴望,比如引导孩子:爸爸为什么生气?妈妈突然不理爸爸了是怎么回事?你猜一猜呢?让他去思考。家长千万不要批评孩子的心理状态,不要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大大方方的,很放得开,你怎么不行啊?不要说这种话,这样做只会有负面效应。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新闻教育频道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