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5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胡森铭
近日,经过中国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审查,沃飞长空设计保证系统(DAS)顺利获得批准,这是全国首个获批的有人驾驶eVTOL设计保证系统。
采用倾转旋翼技术路线的沃飞长空,在eVTOL发展选择了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潮新闻记者走进沃飞长空进行探访。
沃飞长空AE200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适航(eVTOL)技术验证机。受访者供图
进入TC取证第三阶段
国内民用航空器适航需要取得“三大通行证”: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单机适航证(AC),其中,型号合格证(TC)是适航审定的第一步,也是后续生产和运营的基础。
对于适航取证进度,沃飞长空市场总监费岚告诉潮新闻记者,2022年11月,AE200获得TC受理申请通知书,今年5月AE200适航会议召开正式步入第三阶段,预计将于2026年完成TC取证工作。
除了TC取证上取得进展,在飞行技术验证上同样取得成果。据了解,2024年6月,AE200完成全尺寸、全重量、全包线倾转过渡等系列飞行试验所有科目,成为中国首个、全球第二完成该类试验科目的eVTOL企业。
当前载人eVTOL领域主要有三种技术路线:多旋翼、复合翼、倾转旋翼,三者研发难度依次递增,其中倾转旋翼构型在续航、速度、载重和舒适性优势明显。目前国内采用倾转旋翼路线的有沃飞长空的AE200、时的科技的E20、零重力的ZG-T6。
费岚介绍,AE200就是一型5—6座级倾转旋翼纯电动垂直起降有人驾驶载人eVTOL。AE200采用上单翼矢量推力构型,相对于多旋翼或升力+推进构型的eVTOL,有较小的空气动力阻力,从而有更高的效率和更远航程,以及更好的乘坐舒适性。
在安全性上,AE200采用分布式电推进系统,采用多动力冗余和失效安全设计,同时,搭载了非相似多余度飞控系统、高功率密度和高安全等级电池总成、先进态势感知在线决策避让等技术,大幅提升了低空航空器在危险飞行工况和单动力装置失效情况下的安全性。
选择有人驾驶载人eVTOL
谈及为何会选择eVTOL赛道,费岚表示,目前高空航空器市场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对于新玩家并没有太多机会。而在中低空领域,成熟的低空航空器只有直升机,但传统直升机噪音大、使用成本较高,难以普惠大众,亟需其他产品的补充。
除此之外,沃飞长空还注意到,相比起美国通航机场与美国通航机场相比,中国土地供应紧张,受制于城市格局,垂直起降的低空航空器可以摆脱专用飞行跑道或机动车公路的束缚。
沃飞长空对eVTOL的定位,是应用于未来低空出行的交通工具,最终目标是在城市立体交通的大规模常态化商业运营,因而选择了载人eVTOL这一产品路径。
2024年6月沃飞长空完成B轮数亿元融资,在短短一年内,沃飞长空已经完成三轮融资,这也证明沃飞长空的eVTOL赛道获得投资方认可。
在沃飞长空A轮融资的领投方华控基金看来,eVTOL是低空经济的核心载具之一,在低空出行、旅游观光、应急救援等领域都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华控基金首次投资以来,沃飞长空保持着快速发展,在产品成熟度、适航进展、商业合作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eVTOL是新一代低空航空器,作为新事物,出于安全性、乘客接受度、航空运营管理的便捷性等多方面考虑,有人驾驶具有更高的市场落地可能性,更容易被社会接受。”费岚解读为何沃飞长空目前选择有人驾驶eVTOL。
费岚表示,我们相信,无人驾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就像地面汽车的无人驾驶一样,需要一步步来。尽管AE200具备智能(无人)驾驶的条件,但还是设置了驾驶员。
比如对应急情况处置,如果在飞行过程中,有无人机侵入航线,对无人机行为的判断及处置,如果由自动系统解决,会需要更多新的技术支撑,远高于对工业无人机的技术要求,尤其是在城市上空这类复杂环境中,由驾驶员进行判断会更方便安全。
低空经济在全球迅速“抢滩”
费岚认为,目前,不少国家和地区也在进行eVTOL产品相关试验和研究,虽然国外主机厂公司入局较早,积累了较多的技术经验和资金资源,但eVTOL的技术底层(包括新能源动力、智能驾驶等)与新能源车产业链高度重合,正是我国在这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
对于未来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落地,费岚这样说,低空出行是未来的主要应用目标。按照设想,人们可通过空中快线,设置固定起降点和飞行班次等方式,实现城市区域内点对点的空中直达;或以空中出租车模式,消费者只需在APP上输入目的地预约打“飞的”。
以成都为例,通过打“飞的”从欧洲中心出发,前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时间缩短五分之四。后续,AE200将在科学规划站点线路的前提下,与新能源专车联合运营,实现无缝衔接,这样“打飞的”将变得更为便捷、舒心。
沃飞长空预计2025—2026年,第一代主机厂将走完研发,陆续完成适航审定。2026—2030年,将开启城市间点对点的固定飞行线路商业化试运营;2030年后,将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将来,更高效率和更便捷的交通出行场景将逐步成为现实。
费岚指出,目前eVTOL研发面临国际技术壁垒,它的设计和制造涉及多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动力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安全系统等。因此,中国要发展eVTOL,各家低空企业需要持续推动eVTOL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突破核心技术,提升产品安全性,降低制造成本,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低空空域的开放,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空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有效的空域管理能够优化空域资源的使用,通过合理规划飞行路线和高度,能保障飞行安全,提高空域的利用效率。
eVTOL的发展不仅局限于国内,费岚建议,eVTOL企业可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推动eVTOL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提升国际竞争力,帮助我国低空经济在全球迅速“抢滩”。
目前,已有多家eVTOL出海。在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沃飞长空合作伙伴Volocopter成功完成了全球首次在法国凡尔赛宫内进行的eVTOL有人驾驶飞行测试;亿航智能已在欧洲、拉丁美洲、亚洲等地区的16个国家进行飞行,并获得阿联酋、欧洲、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日本地区客户签订订单;峰飞航空科技在阿联酋完成全球首个在中东地区完成长距离飞行的吨级以上eVTO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