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英媒:在西方和中国之间,不必选边站

2024-09-22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英国《金融时报》9月19日文章,原题:各国必须在西方和中国之间有所选择吗?我们被告诉说,我们所熟知的世界正在坍塌——至少全球经济是这样。由于地缘政治问题、保护主义以及在去碳化和数据隐私等问题上不可调和的政策分歧,人们普遍担心经济联系将变得支离破碎。
实际上,世界并没有“去全球化”,而是在分化成大型区域集团,而这些集团内部又在继续快速融合。(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地缘政治相近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正在加深,而政治上疏远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在放缓。)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以中国、欧盟和美国为中心的三大集团的供应链变得更有条不紊,而每个集团内部的跨境经济活动有增无减。
这种情况带来一些问题。美国和欧盟是一个集团还是两个集团?对从汽车到半导体产业的供应链来说,是拓展至全球范围更好,还是各个大陆利用目前已有的规模更好?这些问题的答案关乎大集团,也是大集团要面对的,同时跟每个人息息相关。
不过,我们也应关注“中间”国家的视角。这些国家并不一定与某一特定集团有着更深的经济联系,例如非欧盟的欧洲国家与欧盟,或墨西哥和加拿大与美国。这些中间国家包括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果全球经济分裂成不同的集团,它们当中许多国家将遇到难题。
过去几十年,这些国家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贸易关系多元化做得不错。毫不奇怪,中国在中间国家贸易所占的份额几乎增加了两倍,而富裕国家所占的份额却在缩小。较少被提及的是,中国以外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出现了可喜的增长。
然而,如果认为这意味着中间国家已远离它们的传统贸易伙伴,那就错了,它们的贸易总额增长强劲。这一绝对增长超过了富国份额的缩减。因此,过去几十年全球贸易的真实情况是:发展中国家与富裕世界的贸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而它们与中国以及相互之间的贸易也增加了很多。
可以说,国家之间的贸易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多——在担忧全球化终结时,我们应该牢记这一事实。但这也意味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如果不同的大型贸易中心增加了跨集团贸易的难度和成本,那么夹在中间的国家会选择哪一个呢?
明智的做法是不必选择。所以,它们努力与不同集团保持良好关系,并且关心维护开放、多边的世界经济秩序。
如果迫不得已,拉美、非洲或亚洲的贸易经济体需要将自己的命运与某个阵营连在一起,它们的选择会是什么呢?
当然,地理位置重要。如果选择较远贸易伙伴的代价是切断与较近贸易伙伴的联系,那么就需要一个充分的理由。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也很重要。一个国家如果拥有稀缺的原材料或专业知识,它便更容易与其他国家保持关系。
但最重要的因素可能取决于贸易大国的政治。任何独立国家选择美国、欧盟或中国作为首选贸易伙伴的经济逻辑,将取决于每个集团的经济状况以及所提供的准入条件。当然,还有更直接的金钱和非金钱的好处。但从长远来看,靠拢繁荣经济体而获得繁荣,将是决定全球经济如何分化的最重要因素。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许多年里,中国在这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的经济增长轻松超越了危机重重的西方国家,而且中国愿意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影响全球标准制定。不过,美国,尤其是欧盟的起点比人们想象的要好。以西方贸易大国为中心的集团在中间国家贸易中的分量仍然不亚于中国。(作者马丁·桑德布,乔恒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