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还不是 世界科学超级大国

2024-09-12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 在专利授权收入方面,2016年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表明,当年美国的专利授权收入为12222.27亿美元,中国仅为11.6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0.95%。 ]

日前,《经济学人》推出一篇题为《中国已成为科学超级大国》的文章,在国内外引起热议。这篇文章发表的时点迎合了很多中国人的期待,政府希望证明自己花对了钱,科学家需要被证明自己的工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老百姓亟待满足大国荣誉感,《经济学人》的文章对于这几部分需求都给出了权威的支撑。

但我要说的是,《经济学人》的这篇文章很有可能会误导政府对于国家能力现状的判断,导致在未来一个时期科技资源的错配。它把国际通行的科学评价指标简单套用到中国身上,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经济学人》称中国为科学超级大国主要依据是两个指标:一是高引论文的数量,2022年中国高引论文数量超过美国和欧洲的总和;二是反映权威刊物论文数量的自然指数,2023年中国已经登上了自然指数榜首,莱顿大学科研产出排名,中国有6所大学或机构进入世界前十。

用这两个指标评价中国科学界,忽略了两个重要的差别:一是中国创新体系的构建方式;二是中国科学系统的治理方式。

发达国家的创新体系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先有市场经济、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师文化,这几部分的高度发育产生了对建制化科学的需求,才有了大学和科研机构。这种构建方式决定了产业技术创新和科学系统之间建立了解决问题的逻辑一致性,很多产业组织也是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举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