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课间多出来的5分钟,为开学开了好头

2024-09-02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我们要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课间,引导学生利用课间走出教室。”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市对课间安排作出整体统筹优化,将现有的10分钟小课间时长延长至15分钟,引导师生走出教室,享受更加健康活力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别小看多出来的5分钟。在课堂的间隙,让学生稍作调整走出课堂,既能让学生劳逸结合,也能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的时间管理,既是对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尊重,也是遵循科学教育规律的要求。

长期以来,“消失的课间10分钟”“课间圈养”引发争议。原属于学生的课间时间,总是被各种事由不断挤占。

面对课间的教室外看不到学生,把“消失的10分钟”找回来的呼声越来越高,并逐渐在各方形成共识。

然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往往又阻力重重。比如,学校担心孩子一旦动起来,出入教室上下楼都有可能增加风险。还有的地方,由于运动场地不足和师资力量不足,难以保证学生们在课间享有充分的空间走出去。

在学生身心健康与校园安全之间,学校一方面承诺加大课间活动和体育锻炼,另一方面又严格规定学生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有的学校则明确表示不建议学生在课间进行球类活动。

以保障校园安全的名义,将学生圈养在教室,不仅站不住脚,且治标不治本。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运动对于人体成长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尤为重要。

一味地限制课间活动,在教室久坐,很可能直接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增长。而长时间桌前静止不动,错误的坐姿、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极容易诱发神经、脊柱、视力等健康问题。

所以,保障校园安全,不能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北京对课间时间所做的“加减法”,看似一个小举动,实际上是往前迈了一大步。

5分钟虽然不长,却回应了现实需求,是积极寻找破解之法的主动意识。下一步,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孩子们有效走出教室,去创造更多的便利及更大的空间。

从10分钟变成15分钟,可以更从容地安排课间活动,也方便学校规划活动场地、设计往返教室路线、创新课间活动模式……

对于校园安全问题,则需要在管理和立法方面多下功夫。学校要强化校园管理的课堂与课间并重,增强学校、家长以及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未来,还要通过校园安全立法来规范校园安全管理行为,减少学校、家长及学生走出教室的后顾之忧,让学校放心地释放空间,让学生开心地走出教室。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