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红楼梦》的影视作品不完全史:70年代香港TVB第一个吃螃蟹

2024-09-01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很多人知道金庸剧近些年翻拍的多,殊不知《红楼梦》的两岸三地电影电视剧一点也不少。

87央视版被不少大陆观众认为是《红楼梦》影视剧的天花板,但其实即使在内地,它的经典定位也在新一代观众心目中发生了变化。

放到港台,更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以为的经典。“一黛不如一黛”,每每是观众认定自己的经典之作后,对其他翻拍的标签设定。

《红楼梦》的电影拍摄由来已久,且多以黄梅调等戏曲居多,真正变成电视剧,还是香港TVB在1975年实现的。

70年代也是《红楼梦》的热拍时期。

TVB吃了第一个螃蟹,就是螃蟹不够好吃。角色的人选、剧情的设计如今看起来更是让人觉得闹着玩儿似的。

华语电视剧上的第一个饰演宝玉的演员是伍卫国,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他都是港剧中引人注目的小生。

《再向虎山行》《四大名捕》《少女慈禧》中都是担纲男一号,俊朗帅气,正经红过不少日子。

再后来随着香港亚视的沦落,他也有些消沉了很多年头,再到人们视野中的时候,是他成为刘晓庆男朋友的时候,当然时间也没太久。

饰演黛玉的必定是TVB的当家花旦。那是后来人称“阿姐”的汪明荃。

年轻时的阿姐长相端庄,但演林黛玉时她已28岁,比书中林妹妹的年龄高出一倍,本身也不带娇弱易伤感的气质,完全不符合黛玉的形象,但当时她人红气旺,那时香港观众给予汪明荃版林妹妹评价还是相当不错。

宝钗的演员吕有慧,也是有名的美女,与伍卫国一起成为无线塑造的第一对萤幕情侣。

后来出演了82版《天龙八部》中段王爷的女友甘宝宝,以及刘德华83版《神雕侠侣》中的女魔头李莫愁。

当年周润发刚出道,在处女作中演了琪官蒋玉涵,有点青涩,直到一年多后主演129集的家族斗争剧《狂潮》,发哥才开始成名。

TVB的这套《红楼梦》被归入香港无线电视拍摄的一出民间单元剧“民间传奇系列”,现在网友的意见是“不要当成《红楼梦》看就好”。

但香港观众不介意这是魔改版的《红楼梦》,演绎成狗血的豪门恩怨,看着热闹,王熙凤完全成大反派,坚决要斗倒林黛玉,幸好只有7集。

由TVB小荧幕带起来的红热,到1977年前后到了高潮。

这一年在港台东南亚,一共有5部《红楼梦》电影上映!分别是《金玉良缘红楼梦》《新红楼梦》《红楼春梦》《红楼春上春》《红楼梦醒》,银幕上各色宝黛钗粉墨登场,好不热闹。

其实在当时执香港影业牛耳的邵氏,早在六十年代即已拍过大火的黄梅调《红楼梦》,借着大导演李翰祥从台湾回归,邵逸夫希望他再拍一版。邵氏一动,港台其他电影公司也纷纷跟风。

李翰祥的《金玉良缘红楼梦》自然是其中翘楚。道具、布景、阵容,都彰显了邵氏在香港影业鼎盛时的霸气。

林青霞反串的宝玉成为很多影迷最喜欢的一版宝玉,不但扮相形肖,痴嗔癫狂也俱到位。

张艾嘉原本是贾宝玉的第一人选,但后来李翰祥发现她比林青霞个子矮,遂让她演了黛玉,虽称不上经典,但已经强过汪明荃的扮相。

谢霆锋他妈狄波拉,当年演了紫鹃,比张艾嘉的林黛玉抢镜;

演宝钗的是米雪,后来演《大侠霍元甲》风靡大陆,彼时刚刚因演了《射雕》中的黄蓉而成名。

宝钗的形象与读者心目中人选有差距,但瑕不掩瑜,整体来说,电影已然非常出色。

特别是林青霞的出演,23岁妙龄的大美人首个古装片令人耳目一新,女生演宝玉,在当时及以前的《红楼梦》作品并不鲜见。

但李翰祥慧眼独具的反串设计直接为徐克后来拍《刀马旦》提供了思路,最终林青霞反串出演徐克的《东方不败》,成为独一无二的华语影史经典。

新加坡版的《红楼梦醒》,是恶搞的现代时装版,黛玉最终战胜了宝钗抢到了宝哥哥。

台湾抢拍的《红楼梦》乏善可陈,两部情色片《红楼春梦》《红楼春上春》也是为了蹭热度抢票房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红楼春梦》的导演牟敦芾因为拍这个电影,搞丢了到手的媳妇胡因梦,最终让李敖捡了便宜。

《红楼春上春》,当年初出道的张国荣和已经成名的黄杏秀都被合同所骗上了贼船,拍了情色版的《红楼梦》。

青春正盛的哥哥,真的是最适合粉妆玉琢的贾宝玉。

后来演《天龙八部》中钟灵和阿朱,以及《十三妹》大火的黄杏秀,是出了名的古装美人,在TVB版《红楼梦》中饰演过晴雯,《红楼春上春》里出演的林黛玉中规中矩。

该片的改编者属于红楼读者群中的"拥黛倒钗"派。

宝钗以及她的影子袭人的形象都被恶搞:薛宝钗怀揣冷香丸是因为她有狐臭,借香气掩盖体味;袭人奉献了片中最多的露点镜头,而且初进贾府就被贾政推到假山脚下X了。

“虾叔”关海山饰演的"贾政"挑明了曹雪芹的"假正经"之寓意。

王熙凤更是府中淫欲放荡之人,宝黛则早已完成稳定的肉体关系。尽管张国荣没露也没有啥激情戏,但在2003年他死后,这部当年他出演的情色片还是被片商翻录出来大赚了一笔。

1977年的小荧幕上《红楼梦》也很热闹。

异军突起,风头压过TVB的香港佳视高调宣布要拍100集的《红楼梦》。

后来尽管由于收视不佳只拍了73集,但每集55分钟,容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且按剧情来说是最详细的版本,甚至把原著里省略的背景故事和人物内心剧场都拍出来了,还把警幻仙姑和袭人云雨以及秦钟部分都细拍到位, 几乎保留了原著中所有的情节。

此外,如甄宝玉这个角色,至今这么多《红楼梦》影视作品中,也只有当年的佳视版予以保留。

因此有网友说如果没看过原著,直接看这部剧就相当于看过了小说。

这部《红楼梦》筹备先后足有两载,投资了在当时堪称天文数字的数百万元,由十多位编导集体改编与制作,动员了七十多位影视精英及三百位演员携手演出,而幕后其他各项工作亦庞大非常。

在服装设计方面也别具匠心,大胆创新,特聘名师以人工手绘中国花卉翎毛等布景制作,同样不惜工本,力求富丽堂皇。

大观园是红楼梦的主要场景,佳视美工组先是花了不少心血制造模型,然后又斥资十二万港元,在后山外景地搭起多项亭台景物,包括花坛水榭、曲尺游廊、幽径石阶、圆形拱门、金鱼池等等,优美而古雅,规模可观。更远赴韩国拍摄外景,尽摄该地充满古典气息的风景亭台。

香港佳艺电视台是1975年才启播的香港第三间电视台,由于节目资源少,走电视剧路线。

短短三年间先后开拍了《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雪山飞狐》《碧血剑》《白发魔女传》《云海玉弓缘》《武林外史》《流星蝴蝶剑》《九月鹰飞/金刀侠情》《隋唐风云》等武侠剧和古装剧,成为第一个拍金庸/古龙/梁羽生武侠小说的电视台,并掀起起挖角狂潮,那时的佳视是人才济济,许多后来香港演艺圈的人才当时都栖身在佳视。

饰演宝玉的是跳槽到佳视的伍卫国,抠门的TVB让伍卫国出走义无反顾,而且利用跳槽后的薪酬买下人生第一套房子。他也成为两次饰演贾宝玉的演员。

而饰演林黛玉的毛舜筠,17岁的年纪和娇小形象、气质都接近书中人物,因而在剧集播出后大受观众好评。

不过后来毛舜筠在80年代后期进入电影圈后却改走喜剧路线,跟星爷拍了《情圣》《龙的传人》等片。

她在大陆影迷心目中最出名的身份则是张国荣的前女友,哥哥曾经唯一想结婚的对象,可惜天不遂人愿。

出演宝钗的米雪也是二度饰演此角色,尽管如此,米雪版宝钗始终未得到书迷的认可。

不过后来在大陆可是凭借着《霍元甲》《再向虎山行》等热播剧,米雪也是红得当仁不让。

佳视拍剧,对饰演人物的演员好像并不太在意是否在形象和气质上完全契合,像《射雕》中饰演杨康的是梁小龙。

梁小龙是功夫演员,气质上无贵气,不像完颜康,好像李元霸。后来他演陈真一硬汉形象,从而在大陆大火特火。

《神雕》他又演了耶律齐一样缺少温文尔雅的气质,网友评价说,一动手就能感受到和别人不在一个level,感觉全剧没有他打不过的人。

再举一例,《神雕》的杨过是罗乐林,小龙女是李通明,这俩形象都让83的刘德华,和95的古天乐彻彻底底地成为经典没有话说。

但也有个网友的评价挺耐人寻味:配乐很棒,但是76年大陆还文革呢,香港就能拍五十多集的神雕侠侣,还是彩色版,太了不起了。

在《红楼梦》的惨淡收视后不过半年,佳视倒闭,他们拍的很多剧都被TVB雪藏,例如米雪版黄蓉的《射雕》就至今不见天日。

海峡那边的台湾也不甘寂寞。三大电视台之一的华视在1978年也拍了一版《红楼梦》,原计划也是要拍100集,最终实际拍摄了70集。

由台湾八点档女主角程秀瑛出演林黛玉。应该是没有太出色,因此网上基本找不到相关信息,而且由于太过古早,画面已经找寻不到了。

说起华视,对《红楼梦》倒是情有独钟。从七十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一共拍了三版。

1983年,台湾华视第二版电视剧《红楼梦》,由李英导演,李陆龄(反串扮演贾宝玉)、赵永馨、陈琪、李丽凤等主演。

这部电视剧只有16集,选了原著的几个精彩段落,被认为是浓缩精华版。

饰演黛玉的赵永馨,是秦汉、刘雪华那一拨琼瑶剧中常见的女演员。

她是国光艺校第一届毕业生,也就是大小S的大师姐,以“玉女偶像”的形象走红演艺圈。

1996年,华视十年磨一剑,终于搞出了一版让台大著名教授欧丽娟至今极为推崇的《红楼梦》,73集的容量算是华视的集大成者了。

这一版也被看过的观众称为是拥有最美林黛玉的一版。

不少观众和网友称最美版“林妹妹”——张玉嬿,故事结局也比87版红楼梦强多了!

有网友称,这版选角全员美貌值惊人,随便一个丫鬟都很周正,所有人物的扮相偏现代,有还珠格格的既视感,算是偶像版吧。

华视版《红楼梦》和87央视版都在上海大观园取过景,但布景感觉完全不一样,央视版布景偏北方四合院风格,朴素端庄大气,因为没钱,道具少且简陋,大观园的江南园林风格并不明显。而华视版就华丽许多。

但对87版奉为圭臬的大陆观众来说,华视版像黄梅调一样的轻松欢快气氛,台湾腔的念白,都让他们接受起来有些难度。

但96版红楼梦的镜头和对白都要比87央视版要流畅,对于普及大众来说是非常好的。

王朔曾说过87版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台词念得真差”,文不文白不白的。

都说央视87版的慢工出细活,拍摄周期好几年,其实华视这一版丁亚民编剧,只是进行剧本创作就花了三年多时间;拍摄制作更是历经六七年之久。

八十回后的剧本确实放在各版本中相比都是最出色的一档,设计得一绝,绵延千里、惊心动魄,对贾府倒台、诸芳流散的过程都叙述得详细完整。

87版《红楼梦》无须赘述了。

倒是198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六部电影《红楼梦》,国人其实并不熟悉。

这部精品巨制由谢铁骊、赵元导演,夏菁、陶慧敏、傅艺伟、刘晓庆等主演。这部电影汇集了当时一大批当红明星, 阵容相当豪华。

别人不说,王扶林自己就亲口说过自己的水平和谢铁骊差距太远。

这还真不是谦虚。

但影视这个东西最怕四个字——珠玉在前。

谢铁骊开拍的时候,87版刚刚开始在电视上播出,而电影在两年后才上映。

89版电影《红楼梦》布景和道具远胜87版,就连在镜头中一晃而过的宁荣街上的年画摊上的年画,都是货真价实的清朝古董,演出的也都是成熟演员。

但选角上,87版的各个人物已深入脑海,尽管陶慧敏的黛玉,傅艺伟的宝钗,刘晓庆的王熙凤,赵丽蓉的刘姥姥,还有演遍四大名著的何晴等等,也都不差,而且胶片颜色色调更具古典风韵,但先入为主且反复重播让电影版全面处于下风。

并且音乐不如87版,也确实是“致命伤”。

而且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电影逐渐滑向谷底,而电视剧则迎来了黄金时代,看电视的越来越多,看电影的越来越少,中国的各大电影制片厂亏得一塌糊涂。

直到五年后开始实行“引进大片分账制”,《亡命天涯》《真实的谎言》带动电影这个产品在中国大陆渐渐复苏。

一句话:89版《红楼梦》生不逢时。

当然认为其不好看的,每个人都能说出一堆理由来。

2010年的《新红楼梦》原本的导演就是胡玫,后来因为在演员的选拔上和投资方产生了矛盾,自己辞掉了导演一职。李少红是胡玫的同班同学。

因此,当《红楼梦之金玉良缘》迎接漫天差评的时候,可能有些从87版过来的观众是想不到的,14年前被批得体无完肤的2010版《红楼梦》已经有没看过87版的新观众好评了,为数还不少。

还真不能把这些观众和网上有诸多新观众认为《辛德勒的名单》是烂片的人等同并论。

当下的年轻观众不少人对当年那一批观众把83版《射雕》奉为经典很不理解,背景多假啊,服化道多差啊,特效没法看啊。

时代在变,人的审美都一样在变。只看过李连杰版《黄飞鸿》的观众,是没法想象五六十年前关德兴版的《黄飞鸿》有多火,拍了七十多集,成为那一代人心目中的黄飞鸿的。

一百年间,华语影史先后涌现了四十部《红楼梦》题材的影视剧,全本版、浓缩版、改编版、恶搞版,戏曲版、言情版、色情版。

有人拍了《红楼梦》一夜成名,有人拍了后一蹶不振;有人坦然接受批评,有人容不下半句不满;有的明明粗制滥造却收视满堂红,有的精雕细琢却血本无归……

倒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

胡玫版《红楼梦》骂声犹在耳,听闻郑晓龙版已经在路上了。

胡玫再忍一忍,或许郑晓龙就会“营救”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