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有大行高管密集发声!

2024-09-01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8月30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相继发布半年报数据。至此,六家国有大行2024年中期“成绩单”已全部揭晓。
综合来看,六大行上半年业绩表现较为稳健,且均将实施中期分红。
△六家国有大行2024年中期“成绩单”已全部揭晓。(资料图由摄图网提供)
合计分红超1900亿元
2024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33.88亿元,营收合计17995.11亿元。截至2024年6月末,其中五家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实现下降。
2024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的资产规模均实现稳步增长,其中工商银行的资产规模依旧居首,较上年末增长5.4%至47.12万亿元。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资产规模也超40万亿元,分别为41.98万亿元、40.29万亿元。中国银行资产规模较上年末增长4.55%至33.91万亿元。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的资产规模较上年末分别增长4.37%、0.84%,达到16.41万亿元、14.18万亿元。
在信贷投放提质增效、负债成本稳步压降之下,国有六大行的经营效益总体保持稳健。
在归母净利润方面,工商银行仍居首,截至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04.67亿元;建设银行紧随其后,归母净利润同样超1500亿元,达1643.26亿元;农业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1358.92亿元,同比增长2%;中国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1186.01亿元;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88.15亿元、452.87亿元。
在营收规模方面,工商银行突破4000亿元大关,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4204.99亿元,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营业收入均超3000亿元,分别为3859.65亿元、3668.35亿元、3170.76亿元。邮储银行、交通银行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1767.89亿元、1323.47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仅农业银行实现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长,增幅分别为0.29%、1.99%。
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题,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从整体来看,五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2023年末有所下降。截至2024年6月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为0.84%;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降低0.03个百分点,为1.24%;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降低0.02个百分点,为1.35%;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分别为1.35%、1.32%、1.32%。
此外,国有六大行均表示将实施中期分红。除邮储银行分红方案拟后续公布外,工商银行拟分红最多,达511.09亿元;建设银行拟分红492.52亿元,农业银行拟分红407.38亿元,中国银行拟分红355.62亿元,交通银行拟分红135.16亿元。目前合计分红金额已超1900亿元。
邮储银行则发布公告称,该行拟实施2024年度中期分红派息,中期股利总额占2024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口径下归属于银行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不高于30%。2024年度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履行公司治理程序后实施,具体内容及审议情况届时以该行公告为准。
息差阶段止跌企稳
在息差方面,利息净收入是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多家银行已出现企稳态势。半数大行迎来净息差环比改善或持平,包括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这与存款成本下降有较大关系。其中,交通银行上半年利息净收入为842.34亿元,同比增长2.24%;净息差1.29%,较上年末增长1bp;第二季度单季息差1.30%,环比扩大3BP。农业银行利息净收入2908亿元,同比增长0.1%;净息差1.45%,环比第一季度上升1BP。
同时,中国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79.29亿元,税后利润1265.36亿元,净息差1.44%,与第一季度持平;邮储银行净息差1.91%,在国有大行中继续保持优秀水平。
对于息差企稳的原因,分析人士认为,去年以来,多次调降存款利率的效果持续显现,同时叠加“手工补息”及今年7月存款利率下调,银行负债端成本明显改善。
在业绩发布会上,农业银行行长王志恒表示,从负债端来看,7月存款利率下调,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效能持续释放,人民币存款成本上升的压力会得到缓解,因此,存款的付息成本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间。
对此,交通银行副行长周万阜也提出,生息资产收益率和负债成本率环比均有所下降,但负债端降幅更大。周万阜表示,在负债端,该行多措并举压降负债成本。加强存款定价精细化管理,致力于在合规范围内,由各经营单位做好存款定价管理,前期多次调降存款利率的效果也在持续显现;加强结构性存款、长期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和协议存款等高成本存款的管控,合理控制其总量期限和定价等。
业内人士也认为,从全年来看净息差回稳压力依然不小。其中,交通银行行长张宝江表示,在资产端,今年以来5年期LPR利率经历了两轮下调,对银行资产收益构成下行压力。在负债端,存款结构仍延续定期化的态势,负债成本呈现一定刚性,息差收窄叠加规模增速下降,还有中收疲弱,商业银行在收入端面临较大压力。
多位国有行高管表示,预计下半年净息差将保持稳定态势,会继续加强负债成本管控。
“今年以来,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银行业主动让利力度进一步加大。展望下阶段,中国银行将继续发挥自身业务结构和机构布局的特色优势,更加积极、主动加强净息差管理。提升代发薪、现金管理等业务的稳存增存作用,扩充低成本资金来源。加强负债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高成本存款占比,增加托管结算类资金沉淀,强化负债结构的多样性。”中国银行副行长刘进说。
银行板块行情继续
2024年以来,在市场宽幅波动的情况下,银行股走出独立行情,五大行的股价屡创新高。尽管近期有小幅回调,但不改走强状态。
△8月30日,银行板块回调,工、农、建、交、邮等五大国有银行的股价跌幅均超过3%。(图片源自Wind)
对于银行股近期的回落,摩根大通认为,资金流向银行等高息股的长期趋势未变:下跌是由于近期银行股表现出色,投资者锁定利润、信心不足,以及对第二季度业绩的轻微失望。尽管如此,银行的基本面向好,银行报告显示净利差(NIM)改善,管理层指引净利差和资产质量趋势保持稳定。预计到年底国有企业(SOE)银行的股价表现优于大盘,最近的回调可能是增加投资的机会。
自2023年年初以来,国有大行的股价持续走强,到2023年年中的5月9日基本结束,此后除国有大行表现相对抗跌之外,其余银行股到年底均出现较大的跌幅。
2024年银行板块行情继续,且行情向具有高股息属性的部分中小银行扩散。比如,南京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和上海银行今年初至今累计涨幅分别为45.83%、37.94%、37.85%和36.18%。
2023年初至2024年8月28日,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累计涨幅分别为 90.64%、87.91%、80.83%、67.74%和64.84%。
△图片源自Wind。
对于后续银行股展望,中金公司认为,银行能够保持稳定的利润增速和高分红,成为市场中的稀缺资产。此外,指数基金和保险等资金流入也推动对于银行板块配置的再平衡。展望未来3到6个月,支持银行跑赢的低利率、高股息的市场环境并未改变。
来源丨中国商报微信综合自中国基金报、证券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