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为绩点疲于奔命的女儿说,她把大学过成了高中

2024-08-24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过完这个暑假,女儿就是大三的学生了。本该悠闲惬意的假期,这几天在家里,她却会时不时叹气。问她原因,她说,假期余额已经严重不足,她有开学焦虑。上了大学,感觉自己把大学过成了高中,依然和高中时一样累。女儿的话让我心疼又陷入沉思。

不寻常的2019—2022年,女儿度过了高压下的高中三年。每当压力爆棚,学到崩溃的时候,老师总善意地告诉他们“上了大学就解放了”。等她真正上了大学,才发现这句话是最大的谎言,大学生活和她想象的有很大出入。

18岁那年的夏天,青涩的她和万千学子一起被推向那场“决定人生命运”的考试,她以为轻舟已过万重山,却没有人告诉他们高考之后将面临一个怎样的世界。18岁,本该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情感充沛、敢想敢做,然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却和我女儿一样,在进入大学后陷入迷茫,他们疲惫、紧绷、焦虑、彷徨……

大学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本该去发展兴趣、探索自我、体验生活、磨练心智、结交同好。然而,在绩点统治的大学校园里,一群做题能力旗鼓相当的人聚在一起,学业竞争空前激烈,每天都疲于奔命,简直就是高中模式的惯性延续。

以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个比喻只用在高考上,如今,随着竞争的加剧,焦虑内卷也蔓延到了大学校园。为了让自己能在排位中靠前,以获得奖学金、保研推免等资格,来不及舒缓放松紧绷的神经,他们又不得不再次全方位发力投入又一轮竞争。而竞争的焦点都围绕着绩点展开。

要想让绩点好看,仅仅在课业上投入时间和精力是远远不够的,还有综测部分。每一门作业、每一项活动、每一场比赛的结果都能在绩点计算公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选课也不是为了个人成长或者兴趣爱好,而是琢磨哪些课能够获得更多的绩点。大学阶段的意义也被压缩为“新的成绩竞技场”,进入大学的每一步都要卡得严丝合缝,似乎一步走错,就会万劫不复。

只要有数字、有量化,就会有竞争、有比较、有压力,“绩点为王”的思想让成绩一直优异的女儿,把大学过成了高中。在上海上了两年大学的她,忙到没有时间去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去结交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去看十里洋场的繁华,去感知市井生活的热辣滚烫……

用一位教育专家的话说,他们没有闲暇,没有自我探索,没有结交朋友,青春该有的都错过。他们生理上进入了成年阶段,但成年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与心智,成长中的等待、谦卑与韧性,他们不一定具备。他们像竹子,长得很快,但非常脆,孤零零的脆弱。

虽然通过刻苦努力,女儿打怪升级一样让自己的绩点逐渐提高,然后超越其他竞争者,成功拿到了一等奖学金,还高分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但她似乎并不快乐。每次放假回家,我都发现她肉眼可见的疲惫憔悴。

大学生活对于她来说,不仅称不上“旷野般的人生”,反而是一种依附于外在评价体系的庸庸碌碌和疲于奔命,和她曾经想象的大学生活有很大落差。加之,这些年就业形势的严峻,网络上“985硕士送外卖”的标题那么刺眼,巨大的焦虑向她涌来,让她更加不敢稍微松懈。“过了一关还有一关,翻过一座山丘还有一座山丘,我何时才能轻松一下,好好享受生活?”放暑假回家的女儿仰天长叹,对我抱怨。

其实,我也经常冒出这样的念头:等孩子上幼儿园就好了,等孩子考上大学就好了,等忙完这一段就好了,等还完房贷就好了,等退休就好了……事实上,等到那个你翘首以盼的重要时间节点到来,并没“好了”。

我告诉女儿,生活没有“过渡”,无论你是在为考研做准备还是在忙着写论文,或者在做一份不喜欢的忙碌的工作,要是总想着用“熬过去”“捱过去”“等这段日子结束”这样的态度对待它们的话,你永远不会开始真正的生活。你所经历的“现在”不是任何阶段的过渡,它们就是你的生活本身。在解决学业压力这些难题之外,你完全可以好好吃饭,好好跟朋友聊天,眼下你就可以去感受快乐,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就现在,你就可以好好生活。

除此之外,我觉得大学应该培养成熟独立的鲜活个体,而不是批量生产麻木的学习机器。教育终究要回答的根本问题,还是培养人的问题。在大学里如何成人,大学何时不再高中化,是需要全社会都关注思考的问题。

(作者为河南教师)

梅子

责编 温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