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短视频的尽头,是“消费主义”在突袭下一代

2024-09-20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看点    当消费主义乘着短视频的便利侵入孩子的日常生活,当“更新才更好”“买东西才能快乐”的消费观潜移默化地进入孩子的内心,买买买的主体年龄不断降低。更令人担忧是,消费主义究竟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Luna   编丨可观

最近,刷到了央视中秋晚会的一条短视频,是四位男主持合唱的《New Boy》。

原版是99年的老歌了,歌词有点站在世纪末展望未来的感觉。2024年版,改了点儿词:

快来吧AI电脑/就让它们代替我来思考

穿新衣吧/剪新发型呀/轻松一下/快乐有密码

印象里,央视一贯对节目歌词还是很讲究的,但这版词,总觉得不是很对味,“快乐密码”来自不用思考和“穿新衣”“剪发型”。

但看这句词可能还没什么,但更让人担心的,是它背靠的网络大环境:

都说世界的尽头是带货,消费主义对孩子的侵袭,几乎到处都是。过去逢年过节电商才有“购物节”,到现在满减活动已经成为日常。各种“精致日常”也让孩子们陷入光鲜的假象,似乎只有买买买,保持美美的,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以前,外滩君在里就谈过短视频的影响,但现在情况又不同了。除了沉迷短视频,更让人担心的是消费主义对孩子的影响,而短视频更成了极便捷的一种手段,容易刷到、容易沉迷,还容易冲动消费。

“快乐有密码”其实说得挺好的。但是这密码,肯定不是买买买。

忍不住买买买

错位的价值观和“消费内卷”

“随着等级社会的崩塌,人们的消费行为也被重塑了,不再取决于他生来是否优越,只取决于他拥有什么。”法国让·莫奈大学讲师安东尼·加卢佐在《制造消费者》一书中,对消费主义的阐述可谓一针见血。

我们从来不认为消费本身有问题,要满足自身需要,消费是必须的。但孩子们面对的消费主义浪潮,可不仅仅是买东西这么简单,而是背后的价值观发生了根本错位,让人不知不觉陷消费的内卷中。

比如这两年孩子消费中最“出圈”的各种卡片。火爆的时候,一到下课,孩子就凑在一起讨论卡面、交换卡片。除了校内交流,闲鱼上还能看到,绝版卡高价出售,普通卡片被塞进“19.9元150张”的清仓福袋。因为假卡混入市场,还有孩子开展了1元1张的鉴卡服务。

闲鱼卡游热搜榜结果

确实也有孩子对卡片不感兴趣,但是为了能和同学有共同语言,不得不加入。事情到这里,其实都没什么问题,孩子们自定规则,也是在锻炼社交能力,更何况每个年代其实都有属于自己的“小马卡”。

那事情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对劲的?

安东尼的一段话,说到点子上了——当消费成为一种符号物的竞争,成了“总想高人一等、总想与众不同的执念”,个人就必须让自己与众不同。比如“时髦”“风格”“品味”都可以成为个人价值的新指标,用来衡量一个人的出众程度。

放到抽卡这件事上说,孩子们未必能理解到这么深,但是能手握一张其他人都没有的高位卡,带来的满足感、优越感,却和安东尼的分析一致。

《三联生活周刊》在调查中就发现,孩子们之间除了相互交换、购买卡片,最大的开支就在于为了获得高位卡,不断购买、拆包,有些甚至最终花费上万元。

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截图

最近,还看到了美国作家和心理学家苏珊·林(Susan Linn)的新书《高科技与大生意:谁在抚养我们的孩子?》,里面有一章的标题就是“浏览!点击!下单!重复!”(Browse! Click! Buy! Repeat!)

在这一张里,她还提到了当下市场的销售策略也在不断吸引孩子购买,“新颖代表着更先进、更优化、更完善”,谁有最好的商品,谁就能享受更大的乐趣,“谁能买到酷的东西,谁才能受欢迎”。

孩子喜欢某个系列的产品,那肯定买下全套才算圆满;而盲盒更是这种“系列”产品的升级版,要靠“中奖”才能得到新的,一套收藏完了,还有下一套新的等着。

苏珊举例的惊喜娃娃就是一套以盲盒为卖点的玩偶

除了玩具这类实体,还不得不提的是有些视频在价值观上的引导。美国教育家蕾切尔·西蒙斯的《女孩,你已足够好》书中就提到过当下的社交媒体几乎只呈现“精致”“完美”。有女孩精心在社交媒体上打造自己的“超人”形象:

周六早上6点半勤奋的自己刚写好论文的照片;

晚上11点受欢迎的女孩在参加派对;

周日早上是女孩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穿得很居家……

电影《不好》剧照

把人格价值等同于精致的外表,这一招甚至对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小的杀伤力。而买买买的消费主义,成了承载这种价值的通道。

抵制消费主义的最佳方式

不是节省,而是创作

安东尼·加卢佐的有句话说得很好——

购物需要满足人们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目的。

而消费主义之所以成为消费主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而消费者总是把别人的评判作为自我价值的标准。就像安东尼说的,这种心态下,最重要的不是自身的成功,而是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成功。

问题宜疏不宜堵,抵御消费主义也是一样。

新闻接连报道有孩子不惜偷拿家长巨款去买卡后,北京不少学校已经禁止孩子把卡牌带入学校,也有家长一气之下把孩子的卡牌剪得粉碎,但想买卡的孩子还是能找到办法。有家长无奈地说,这事只有0次或无数次。

心理学家苏珊在研究孩子消费的过程中还发现,为什么孩子会陷入“购买➡不满足➡再次购买”的循环?因为孩子们把获得快乐、融入集体、维系友情的希望寄托在花钱上,觉得“花钱会让我快乐”“花钱能让我受欢迎”,但这样反而更难长久地获得乐趣和维持关系。

心理学表明,越是持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人,越容易感到匮乏和失望。

刻意不去消费并不能解决源头,满足精神需求才是正解。

有位艺术家曾在微博上说,他认为抵御消费主义的最好方式,就是创作。

乍一听有点突兀,但举个例子就好理解了:当我们需要买一样东西,来证明自己价值的时候,恰恰就证明了我们自己没有能力去创造价值,所以才需要买一个现成品。

但如果孩子们自己有能力去创造呢?当一张白纸上落上一幅画,钢琴流淌出一段旋律,代码实现了一项功能,这其实就是“点石成金”,在创造意义。

都说今天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不太需要为物质生活发愁的好时代,但是换个视角,这代孩子的精神需求恰恰是更需要关注的

当他们紧盯着社交媒体上各种光鲜、精致的post,而自己却还要每天经历烦心事,焦虑、紧张是难免的。但如果他们能够把视线落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需要改变的事上,这思想和格局一下就打开了。

外滩君曾经发过一篇文章,主人公Isabella有段话就让人印象深刻——生活嘛,不要总是期待别人会为你改变,觉得别人必须对你的努力做出回应,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到价值。

在妈妈的帮助下,Isabella从小学就在坚持做公益,资助几位贫困家庭的弟弟妹妹,从邮寄衣物,到实地探访、交流,鼓励弟弟妹妹们考大学……

大家都说她有稳定的内核,她告诉外滩君,正是坚持公益,每天做一点点改变这个世界的小时,让她一直能从中汲取力量。这也是为什么哪怕在美国留学,她也在坚持做公益。

所以说,孩子的需求没有被满足,那么就还是会想消费。但如果孩子有能力去创造自己的价值,而不是把价值评判的标准寄托在别人的评价中,才能真正打破消费主义的圈子。

终身学习,自身硬才能走得更远

在这个短视频极易推波助澜消费主义的时代,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如何帮助孩子在短平快的节奏中保持清醒,这也是价值创造能力的基底。

一个接一个的小视频,就像一个个小糖果,让大脑开始释放多巴胺。多巴胺除了带来快感外,还会增加“渴望感”,于是我们会忍不住刷下去,因为下一个更好。

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截图

但代价是什么呢?

有位心理咨询师分享自己的经历:一个1分多钟的做菜视频,她被精致的厨具和摆盘吸引,足足看了十几遍,才记住了做菜步骤。

直到最后一遍,她发现视频的一个重大bug——讲解人说,“要加入108度的开水”。她感慨感觉自己真的变成了傻子。

美国科普账号Better Labs将这类状态称为“社交媒体的迷失域”(social media limbo)。指人一旦养成短视频观看习惯,就很难在复杂的深度的事件上集中注意力,也总是等待被外部的刺激愉悦

还有不少研究都发现,反复刷短视频会让大脑失去自控力,甚至大脑皮质层更薄。说“短视频吃掉了大脑”还真不是危言耸听。

要跳出这种“社交媒体的迷失域”,就要帮助大脑夺回控制权

方法之一就是深度阅读与批判性思考。因为这意味着要超越字面意义,不要看到什么就信以为真,不要浅尝辄止,不要人云亦云。

知识型网红河森堡也曾一度受到短视频困扰,在《凤凰网》的报道中,他说自己的解决方法就是深度阅读,他认为,大脑是对意义有饥渴的。“去阅读书籍这样信息密度大的载体,大脑很快就会有‘饱腹感’。当意义饥渴被满足了,你就不会去依赖短视频了。”

而比深度阅读和思考更长远的,外滩君认为仍然是终身学习。

无论是消费主义,还是短视频,最根本的方法都不是从外部寻求力量,而是修炼自身。终身学习这件事上,学习也是一种手段,让孩子找到自我的价值,长出自己的根基,才是最终目的,也是成长的意义。

《华尔街日报》畅销书作者凯特·弗兰德斯曾出版过《The Year of Less》一书,讲的就是她限制自己盲目消费的一年。在她坚定的断舍离之外,更让外滩君受启发的是她对自己人生意义的不断审视:

没有好处的事我不会再做,之前过得放纵奢侈,也没帮助我走出困境,这次当然就不必再试了。

大概是经济因素使然,我一直以为,如果随兴趣做想做的工作,自己会负担不起那样的生活,结果,我从来没停下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

逼我别再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做任何事都要慎重考虑,并且学会质疑自己所做的任何决定,扪心自问: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擅长什么?我在乎什么?这辈子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从家族史来看,我有机会在这世上活八十五年,这么长的时间该如何度过?

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卡斯有一本非常有影响力的书,叫《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以取胜为目的,具有输赢的标准、清晰的规则和明确的角色,是有限游戏;以延续为目的,参与者不关心输赢,只关心个体的成长和游戏继续的,是无限游戏

在教育的无限游戏中,孩子的成长肯定不是成绩、奖项、证书、表扬等这些外界的评价能概括的,更不用说消费主义下,各种快速满足当下物欲的奶头乐,而是来自于作为自我定义的标准,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并愿意持以之恒地去追求和努力

消费主义的话题很大,身在其中,有时家长也难抵御。不过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有些家长直接给孩子买了整盒卡片抽卡、抽全了稀有卡(仅为个人观点,不建议盲目模仿),让孩子抽到不想见到卡来解决问题。

但我们更乐于见到的,是孩子们可以在不断的探索、尝试中,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属,建立坚定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浏览)

 

1. 《制造消费者:消费主义全球史》; 安东尼·加卢佐

2. Who's Raising the Kids: Big Tech, Big Business, and the Lives of Children; Susan Linn

3. 《花成千上万元抽卡,小学生为什么沉迷“小马宝莉卡”?》; 三联生活周刊

4. 《生在消费时代的孩子们,为什么都不会“玩”了?》; 三联生活周刊

5. 《罗胖60秒:怎么才能抵御消费主义?》; 罗辑思维

6. 《反短视频奴役之战:他们决心拯救大脑》; 凤凰网

7. 《不消费的一年》; 凯特·弗兰德斯

关注外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