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7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近日,高秉涵再次跨越台湾海峡回到菏泽,祭祖省亲。鲐背之年的高秉涵,步履虽已蹒跚,却依然神采奕奕。他带着思念母亲的80年珍藏——一条母亲当年亲手为他系上的花头巾回到家乡,满怀对故土深深的眷恋。
高秉涵出生在菏泽牡丹区高孙庄村,13岁时因战乱离开家乡,远赴台湾。高秉涵晚年,频繁往返于海峡两岸,体重仅40公斤的高秉涵,亲手抱着超过8公斤的骨灰坛,一趟一趟地送老兵归家,他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抱骨灰的爷爷”。如今,高秉涵已经帮助超过150位老兵魂归故里。2012年,高秉涵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高秉涵:“获得了这个感动中国奖杯以后,我又从北京飞到济南到菏泽,就到我母亲的墓上,给我母亲报告,我说你活着的时候连我一杯水也没喝,现在你走了,儿子尽了大孝,我说我现在送您一个奖杯,您在天上一定是很高兴。”
高秉涵曾分多次多批将自己的物品无偿捐赠予牡丹区档案馆,感动中国人物奖杯也在其中,这次回到故土,高秉涵还要将一件陪伴自己80年的珍贵物品进行捐赠。高秉涵清晰地记得,那是1948年中秋前一个清冷的早晨,由于局势动荡,母亲将高秉涵送上前往台湾的马车,临行前将自己的围巾系在高秉涵的脖子上,母亲眼角留下离别的泪水滴落在高秉涵额头,年少时的高秉涵以为自己只是到南方读书,并不知道这次分开竟是诀别,而那条围巾,高秉涵一戴就是八十年。
高秉涵:“娘,我今天又回到高庄,回到我出生的地方,您的花头巾围在我的脖子上,一围就近八十年,这八十年您一直都在陪我。”
时光荏苒,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流转,家乡的一草一木早已发生巨变,而高秉涵对故土的牵挂从未消减。
高秉涵:“岁月悠悠啊,我现在已经是九十岁开外的老人了,但是我对家乡的热爱与牵挂,从没有减退。小时候想娘,老了更想娘更想家。”
早晨,在村里乡亲们的陪同下,高秉涵一行前往父母的墓地举行祭祖仪式。一路上,乡亲们满怀敬意地簇拥着他。在父母的坟前,高秉涵慢慢跪下,长久地凝视着墓碑,仿佛在与已故的亲人对话。祭祖仪式结束后,高秉涵为了感谢乡亲们的 盛情款待,特地在村里设下了31桌酒席,邀请乡亲们共享团圆之乐,高秉涵亲切地为每桌乡亲敬酒。
高秉涵:“我每一次到菏泽,我都把它作为是最后一次,因为我年纪长了,平地都会摔跤,请高庄村村民吃餐饭,向看着我长大的,一起玩泥巴的这些相亲,在精神上叙叙旧。”
期间,高秉涵还前往曲阜参加了祭孔大典,三天时间行程满满当当。年事已高的高秉涵已经不能独自从台湾跨越海峡漂洋过海回故土,他自己也清楚地知道,家 乡回一趟便少一趟,乡亲们见一眼便少一眼,但他的爱国之心、思乡之情却是永恒的。他深信,在不远的未来,这一天必将到来,届时,两岸同胞将共同迎来一个和 平、繁荣、团圆的新时代。
高秉涵:“你没有长期流浪,你不会想故乡,所以我说没有长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只有长夜痛哭的人,你才知道家乡的可贵。母亲在哪里,我的家乡就在哪里,母亲不在了,我的故乡就是我的母亲,我爱我的故乡,如同我爱我的母亲。”(记者:胡箫康 王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