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以文润城、以文惠民 北京西城擦亮文化“金招牌”

2024-09-27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杜燕)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更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当前,北京市西城区正在打造“东有巨人港、西有马连道、南有泛动画、北有科创巢、中有联盟链”文化产业布局,奋力推动文化强区建设不断迈向新台阶。
这是记者从25日举办的“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西城区专场上获悉的。
北京市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刘东伟在发布会上表示,北京3000余年建城史、800余年建都史肇始于西城,这赋予我们守护好这座古城古都的沉甸甸责任。
以文润城,擦亮历史文化“金招牌”
今年7月,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古都之脊”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凝聚着西城持久不懈的努力。历经启动(2012-2016年)、加速(2017-2021年)、冲刺(2022-2024年)三个阶段,西城区高标准完成钟鼓楼周边第五立面、地安门内外大街沿街立面、正阳门箭楼南望景观视廊等21项牵头任务,其中,提前一个月完成庆成宫腾退这一最关键项目,写下了中轴线申遗“庆成宫里庆成功”的佳话。
西城区自2016年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投入45亿元,已完成37处文物腾退;深化拓展文物活化利用“西城模式”,已有两批15处文物建筑落地签约,泰安里作为北京现存唯一的里弄式石库门建筑,也在全国首创了文物活化利用信用融资新模式。
西城区精心打造公共文化服务高地,33家博物馆、158家实体书店、57家“悦读湾”遍布西城全区、滋养生活,老城文化味、书卷气愈发浓厚。大力推动文化事业产业融合发展,辖区汇集“北京动画周”“运河北端点”“京剧发祥地”“相声发源地”“音乐剧盛典”“报国寺古旧书市”六张文化金名片,形成“白塔夜话”“宣南文化博物馆”“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三大文化会客厅。当前,我们也正在打造“东有巨人港、西有马连道、南有泛动画、北有科创巢、中有联盟链”文化产业布局,奋力推动文化强区建设不断迈向新台阶。
城市更新,亮出老城格局新气质
西城区坚持减量减重减负、有序推进,十年来疏解腾退空间166.2万平方米,常住人口从123.3万下降到目前的109.8万,保持每年拆违10万平方米以上的力度。坚持系统实施城市更新,2020年完成首个历史街区保护更新项目-鼓楼西大街以来,平安大街、地外大街、德内大街等标志性项目接续亮相,老城“四横两纵”空间格局更加鲜明。
去年以来,大力推进西单至积水潭桥这条4.5公里的重要纵线环境改造升级。年初,1公里的灵境胡同-西四路口试验段已经全要素精彩亮相。今年,西四路口-平安大街段也即将亮相,沿线拆除违法建设约2000平方米,拆除棚亭阁8000余平方米,新增景观绿地近6000平方米,外立面整治提升224处,向市民呈现一条兼具悠悠古韵与现代时尚的精品大街。
深耕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北京市西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晓家在发布会上表示,西城区持续擦亮“北京动画周”“运河北端点”“京剧发祥地”“相声发源地”“音乐剧盛典”“报国寺古旧书市”六张文化金名片,高质量打造“白塔夜话”“宣南文化博物馆”和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三大文化会客厅。
西城区全面加强“演艺之都”“书香西城”“博物馆之城”建设。辖区内有以国家大剧院、天桥艺术中心为代表的营业性演出场所45家,以国家京剧院、中央芭蕾舞团等为代表的文艺表演团体77家。
今年上半年,西城区共举办营业性演出5700余场,更多的文化元素已深度融入城市生活。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士子文化等特色文化,打造了沉浸式导览剧《守常先生》《宣南往士》等一批特色精品剧目。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西城区推出了原创舞台剧《蒙藏学校》,这部剧是西城区传承历史使命,赓续红色基因的又一力作。
今年,还举办了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联动大运河沿线城市开展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河之端”系列文化活动,并常态化举办报国寺“旧书新知·读书报国”古旧书市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区域文化的影响力,讲好西城文化故事。
“文化+”理念,激活新的发展动能
张晓家表示,西城区重点打造了“东有巨人港、西有马连道、南有泛动画、北有科创巢、中有联盟链”的西城文化产业发展五大资源贯通、生态服务、价值孵化群落。
西城区有市级文化产业园区12个,在整体推进过程中,目前中国动画学会已迁入西城,央视国家电子竞技发展研究院已落户西城。
下一步,西城区将深入打造电竞发展新生态,推动泛动画产业发展。顺应数字化发展大势,推出“数剧京韵”京剧文化数字资产库等数字文化产品。搭建“西城消费”文化平台,主动把区域内丰沛的文化资源素材转化为具有西城特色的设计品牌、文创产品、特色餐饮,创新“云逛街”等消费新业态,推动数字商圈建设,拓展数字文化新消费。
大力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记者了解到,今后,西城区将在文化强区建设上持续发力:将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北京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更好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以匠心精神进一步对文化IP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开发,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的展示西城文化魅力;办好京剧文化季,让“京剧发祥地”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办好2024北京动画周,推动动画行业资源和动画赋能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促进文艺精品创作和成果转化,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同时,加快文科商旅体新业态、新场景建设,促进文化新体验新消费,同时推动天桥演艺区、北京坊、琉璃厂街区等培育出夜经济文化消费新场景。
西城区还将坚持以文惠民,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西城区将会推出更多环境优雅舒适、设施新颖别致、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持续推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持续办好京剧“群英会”、“会馆有戏”、老舍戏剧节等系列文化活动,把“公共文化盛宴”送达到群众身边。(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