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马建交50周年,两国青年通过友好对话共谋新发展

2024-09-22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傅瑞
9月19日至22日,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与此同时,中马建交50周年暨“中马友好年”青年友好故事会也在北京举行。
1974年,中国和马来西亚正式建交。过去50年来,中马两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始终携手并行。进入21世纪后,中马关系驶入发展快车道,中国连续15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中马两国领导人宣布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开启了两国关系新篇章。
会上,中马青年表示,愿赓续传承中马友谊,为中马合作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推动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为地区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9月19日,中马建交50周年暨“中马友好年”青年友好故事会在北京与吉隆坡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主办方供图
共建“一带一路”,诠释“合作共赢”新理念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简称“马东铁”)、吉隆坡地铁、槟城跨海大桥、马中关丹产业园……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框架下,一座座标志性工程拔地而起,成为中马友谊的具体象征。这些工程背后的故事,使得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愈加生动鲜活。
“这是我爸爸参与建设的地铁!” 站在人来人往的马来西亚吉隆坡2号线地铁中,中交马东铁项目总经理部第十分部副总经理党亚运的女儿骄傲地说。
2015年大学毕业后,党亚运就被派往马来西亚。不久后,他参与了吉隆坡地铁2号线轨道工程项目的投标工作。凭借技术标排名第一,中交团队顺利中标。如今,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乘客穿梭在他参与建设的地铁里。
2022年,党亚运又从吉隆坡来到关丹,投身于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的铺轨工程建设。该项目引进了500米长轨直铺机组,是马来西亚首次使用机械化铺轨。在500米长轨铺设工程中,长轨焊接是一道高难度工序,对技工要求很高。不过,从2013年就从事焊接工作的属地员工谷纳对此充满信心。用党亚运的话来说,“至今(谷纳)还没有交付过不合格的焊接接头”。如今,谷纳一家已搬到了关丹,他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程建设中。
“马来西亚已经成为我的第二家乡。”将9年青春献给马来西亚建设,党亚运对此深感自豪。在会上,他指着幻灯片说,这些铁轨“象征着中马友谊不断延伸”。
据党亚运介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方招募了300多名当地员工,为马方培养了一批轨道工程领域的技术人才。他举了个例子:当地员工尼萨2013年入职,如今已成为中国港湾(中交集团从事海外业务的全资子公司)轨道项目经理,“这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合作共赢理念的具体体现”。
25岁的马来西亚小伙儿阿兹里尔,就是“授人以渔”合作理念的受益者之一。当他还是马来西亚彭亨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时候,他了解到中交集团正在开展PLKI项目,旨在为马来西亚培养5000名铁路技术人才。2022年10月,他申请加入PLKI项目,成为1200名学员之一,“正是这个决定让我走到了今天”。
对阿兹里尔而言,入职马东铁项目工程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次改变思想和人生的旅程。“我的中国师父不但耐心地教我学习技术知识,还告诉我,‘责任往往伴随着牺牲’。”阿兹里尔说,他从中国人身上学到了团队合作精神,体会到“安全”和“精准”对于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如今,他已成为中交马东铁项目总经理部第八分部的现场工程师。
双向奔赴,架起民心相通的桥梁
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务实合作中,中马两国不仅在设施联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也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民心相通的感人故事。
2022年6月的一个下午,马东铁项目中方员工姚斗山巡查施工现场后返回项目驻地,途中发现一家沿街商铺着了火。他第一时间拨打了火警电话,但由于消防局与火灾现场有一定距离,开车最快也要15分钟才能赶到。为避免火情蔓延,他找到了一辆洒水车,与当地人协力控制了火势,保护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马东铁项目开工7年以来,类似这样两国青年互帮互助的故事一直在发生。”故事的讲述者、中交马东铁项目总经理部外联部业务副经理金卿坚信,竣工后,这条贯穿马来西亚半岛的铁路不但将成为马来西亚人民的致富之路,也将成为连接两国民心的未来之路。
“郑和七次下西洋,其中至少五次驻节马六甲。自那时起,中马两国就结下了深厚友谊。”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赵婉贞指出,中马两国在文化方面有着诸多共同之处。例如,今年6月,中马联合申请将“舞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就是这种文化共通性的体现。
马拉科技大学劳布分校讲师阿里夫·阿诗鲁尔表示,进入新时代后,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等倡议,与马来西亚新政府提出的“昌明大马”执政理念高度契合,“双方将发展愿景相对接,必将为中马关系注入发展新动力”。
人文交流是民心相通的又一重要途径。赵婉贞提到,随着中马两国经贸关系不断发展,科技和教育合作也持续深化。中国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商业伙伴,华为、中兴、阿里等中国科技公司在推动马来西亚数字化转型中正在发挥关键作用。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年轻人到中国学习电子商务和创业知识,马来西亚也成为越来越受中国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地之一。两国年轻人的双向奔赴,为扩大中马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把握发展机遇,共创绿色未来
绿色发展是推动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今年6月,中马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强调,两国将把握绿色发展、能源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契机,探讨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等领域合作。9月22日至23日,联合国将在纽约总部举行未来峰会,其成果文件“未来契约”将围绕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青年和后代等可持续发展重点议题,阐明国际社会共同立场,为全球治理发展完善指明方向。
在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中马青年携手前行,共同探索发展新机遇。
中漆联涂料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江明山的环保材料研发灵感,源自他与合作伙伴在“高温厂房”的一次经历。“36℃的天气,厂房里不仅汇聚了机器的热量,还有人体的热量。”他在会上回忆道,“太阳直晒的热浪扑面而来,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能不能找到一种易施工、少工序、低成本的绿色解决方案?在传统观念里,“环保”与“经济”似乎不可兼得,保护环境必然要支付高额代价。经过潜心研究,江明山带领团队开发出一种廉价的新型喷涂材料。据他介绍,这种涂料有着更高的阳光反射率和更好的隔热效果,可有效降低室内和喷涂表面的温度。“这种涂料不仅能在电力充沛的地区降低空调能耗,还能缓解电力短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2024年,江明山将该产品的“出海”目标锁定为东盟国家。
马来西亚青年理事会执行委员魏志豪介绍,为应对气候变化,马来西亚政府承诺将于2030年将碳排放量目标由原定的55%减至45%,到2050年以前实现零碳排放量目标。目前,马来西亚正在实施的绿色科技项目已超过4000个。
魏志豪指出,作为东南亚的商业中心,马来西亚不仅拥有丰富的绿色技术资源,还具备充满活力的创业生态系统。“我们现在大概有40亿投资来自于国外的投资”,魏志豪表示,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中心,和周边国家往来密切;国内租金和生活成本较低,用英文交流也相对方便。他向中国的创业者和投资者发出邀请:“希望大家加入马来西亚充满活力的初创企业!”
此次马来西亚最高元首访华,令赵婉贞对未来充满信心。“尽管中马两国可能会受到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市场波动和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但两国关系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她认为,此访必将进一步推动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也为地区的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