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老兵饶恒祜:一夜之间 转运300多名伤员回国

2024-09-04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饶恒祜
江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员,1951年入伍,1952年入朝,转运伤员后回国。
“我曾经是一名军医大学的学生,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待了仅仅一个晚上,但是那个晚上的记忆,在我的生命长河中熠熠生辉。”89岁的饶恒祜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名特殊战士,入朝时他还在学校上学,他是以学生的身份进入朝鲜的,任务是从战场上转运伤员,将伤员抬上火车,护送回祖国的后方医院治疗。
参军之日 铭记在心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那天正是我参军入伍的日子。”饶恒祜说。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热血的年代,国家召唤,义不容辞。1951年8月1日,饶恒祜怀着满腔热忱,毅然投身军旅。从那一刻起,他的命运便与国家的安危紧紧相连。“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所以,参军入伍的这一天我铭记在心,永远不会忘记。”饶恒祜说。
穿上军装,饶恒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一名战士,他毫不畏惧地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他清晰地记得,参军的那一天,心中的激动与紧张交织在一起。激动的是,终于能够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紧张的是,前方等待着他的是未知的挑战与艰难。
初临战场 震惊不已
“当时我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上学,是一名学员,学的是护理。”饶恒祜说。1951年年底,学校召开大会,号召大家报名上朝鲜战场。全校学员踊跃报名,部队只选派了300多人,饶恒祜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我们是学生,但大家心中都有一腔热血,希望奔赴抗美援朝战场,上战场杀敌,救护伤员,报效祖国。”饶恒祜回忆道。1952年3月,饶恒祜和300多名同学坐着闷罐火车出发了。路上有志愿军领导告诉大家:“听见飞机来了,你们就趴在火车底下躲藏。我们这次的主要任务就是转运伤员,要将所有伤员全部抬到火车上,护送回祖国的后方医院治疗。”
饶恒祜踏上朝鲜的土地时,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不已。曾经宁静美丽的城市被炮弹炸得千疮百孔,硝烟弥漫在空气中,四处都是残垣断壁。倒塌的房屋、破碎的街道,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路上只能看到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老百姓很少。饶恒祜的心揪了起来,“那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可怕,但也更加坚定了尽一切努力救助伤员的使命。”
争分夺秒 转运伤员
战场上,紧张的气氛始终笼罩着年轻的学子们。白天,饶恒祜和同学们时刻准备着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中午时分,烈日高悬,远处时不时传来枪炮声,让人心惊胆战。同学们在临时宿营地里整理着药品和纱布,为随时可能到来的救护任务作准备。
傍晚时分,任务紧急降临。饶恒祜和同学们接到命令,将从前线转运下来的伤员立即转移到火车上,护送回国。他和同学们迅速行动起来,冲向前方,抬伤员、扎绷带、止血,并迅速向火车上转运伤员。伤员痛苦的呻吟声此起彼伏,有的躺在血泊中,有的紧紧捂着伤口,眼神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助。
“当我靠近第一个伤员时,他的腿部受了重伤,鲜血不断涌出。我蹲下身子,将他的一只胳膊搭在我的肩膀上,双手紧紧抱住他的腰。然后,我咬着牙,努力站起身来,一步一步向火车走去。每走一步,我都能感受到伤员的痛苦和自己的疲惫,但我不能停下,因为每一秒都关乎伤员的生命。”饶恒祜说。
接着,饶恒祜遇到了一名伤势更加严重的伤员。他的身体多处受伤,无法行走。饶恒祜和几个战友决定用担架抬他。“我们轻轻地将伤员放在担架上,用绳子固定好。抬担架的过程并不轻松,我们需要保持平衡,避免给伤员带来更多的痛苦。战场上的地面崎岖不平,我们小心翼翼地走着,时刻注意着脚下的情况。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我们的手臂也因为用力而酸痛不已,但我们没有丝毫抱怨。”饶恒祜说。
在转运伤员的过程中,饶恒祜还遇到了一名受了重伤的战士。这名战士的脸上满是血迹,身体虚弱不堪,眼神却很坚定。“战友,我要回家,我想回家,想父母了。仗打完了吗?结束了吗?我们是不是都可以回家了……”战士微弱的声音在饶恒祜耳边响起。饶恒祜紧紧握住战士的手说:“兄弟,坚持住,我们一定会胜利的,现在我先送你去国内的医院治疗。”这名战士微微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
悉心照料 护送回国
经过努力,饶恒祜和同学们终于将所有伤员都转移到了火车上。车厢里挤满了重伤员,他们痛苦的呻吟让人心痛不已。大家没有休息片刻,立即投入到照顾伤员的工作中。
“我们首先为伤员检查伤口,有的人伤口已经感染,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我小心翼翼地为他们清洗伤口,用消毒药水仔细擦拭,尽量减轻他们的痛苦。对于一些严重出血的伤员,要迅速包扎止血,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饶恒祜说。
在照顾伤员的过程中,饶恒祜不断地安慰他们,给他们带来希望和勇气。有的伤员因为疼痛而情绪低落,他们就坐在伤员身边,轻声地讲述祖国的美好未来,告诉他们“我们一定会胜利”,让他们坚持下去。“对于那些高烧不退的伤员,我用湿毛巾为他们降温,时刻关注着他们的病情变化。”
除了给伤员上药、换药,饶恒祜还要负责给伤员送水和吃的。整整一列火车都是重伤员,没有轻伤员,被炸断胳膊的、腿的,头部重伤的,烧伤的也很多,全身不能动弹。饶恒祜帮他们挪动身子,伤员很痛苦,饶恒祜一遍遍握住他们的手,嘴里说道:“回家了,我带你们回家!”
夜晚的火车上,灯光昏暗。饶恒祜穿梭在伤员之间,不停忙碌着。他的眼睛布满血丝,身体疲惫不堪,但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尽最大的努力照顾好这些伤员。在这个漫长的夜晚,饶恒祜几乎没有合眼,时刻关注着伤员们的身体情况。
黎明曙光 希望在前
当黎明的曙光洒在大地上时,火车载着伤员驶向祖国。饶恒祜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朝鲜,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一天一夜的经历,让他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也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还没有结束,只要战争还在继续,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奔赴前线,抢救伤员。火车开了一晚上,终于到了安东。大家在安东稍作休整后,乘着火车继续前行。三天两夜后,火车到达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的医院。
“我们接上的300多名伤员全部安全送达,路上没有一个伤员因为重伤去世,这是我最骄傲的一件事。”饶恒祜自豪地说。
回顾这一天一夜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经历,饶恒祜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是一段充满了血与火、痛苦与希望的时光。“虽然我只去了一次朝鲜,仅仅待了一个晚上,但是我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战友们的勇敢和坚忍。那些受伤的战士们,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让我更加坚定了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的决心。这段经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只要我们铭记历史,传承先烈们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饶恒祜脸上露出一抹自豪的神色。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苏晓 记者 于永昭 文/图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