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凤凰晚报|修了30年导弹,64岁的他火到脱口秀

2024-10-03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今日人物

【修了30年导弹,64岁的他火到脱口秀】回想起来,我觉得我这辈子的运气一直不错。我是1960年出生的,上学比较晚,结果高中毕业时刚好赶上国家恢复高考。我考上了一所军校,学的是航空军械专业,主要研究飞机作战的火控系统,像导弹、炸弹、火箭弹,等等。

当时考的是中专,之后我在部队里又自考了本科。不久,部队机关需要一批高文凭的干部,就把我调过去了。

就这样,我在部队工作了30多年,一直和航空系统打交道。没经历过太多挫折和人生的起伏,自然而然就走到了现在。所以,很多年轻的脱口秀演员讲校园霸凌,讲职场的“班味儿”,这些离我们那代人太远了,我不太get得到。>>详情

【新加坡前部长收取贵重礼品被重判,刑期超出意料,下周入狱】新加坡前交通部长易华仁,被法官重判入狱12个月,比控方要求的六七个月还多!成了新加坡第一个被判入狱的一把手部长。

新加坡法律规定,公务人员不得接受价值高于50新元的礼品,除非他们收下礼品之后,把相等于礼品价值的金额支付给新加坡政府。新加坡法律规定,公务人员不得接受价值高于50新元的礼品,除非他们收下礼品之后,把相等于礼品价值的金额支付给新加坡政府。>>详情

【“我4岁到新西兰,曾经不想做华人,拒绝说中文”】回想起来,Julie发现小时候不愿意做华人的自己,是为了寻求新西兰主流社会的认可。评价一个移民“你的英语好得就像Kiwi”,就像是评价一名女性“你和男人一样优秀”。

成长过程中,Julie发现很多移民都和曾经的她一样,为了“成为Kiwi”,拒绝接受自己的身份。后来她才意识到,Kiwi这个词关注的只是一个非常小的群体,它局限在特定种族之间,将移民排除在外。“在海外如果一个新西兰华人获奖了或者其他好事,他们就会说他是Kiwi;如果是不好的事,本地媒体会改口称他为Chinese。”

现在,Julie拥抱了自己的华人身份并对此感到骄傲,她不再寻求融入,她的目标变为“不做Kiwi”。她在自己的Instagram主页放上了中文名字“朱常榛”,她尽量开始说中文,为华人身份感到骄傲。>>详情

舆论场

【高校又被“放鸽子”,研究生推免机制该优化了】站在学生的角度,虽然有失诚信,但他们的想法也并非不能理解。每个学校的推免日程不同,他们不太可能在起初就有非常明确的去向。

在推免过程中,面对学校推出的承诺书,也不太可能有说“不”的勇气——说“不”很可能给录取带来不利,自己又未必能保证一定有其他学校可去。那么从保护个人利益的角度,很多学生只能采取先手握多个offer、再择优选择的做法。在学校看来这可能有点“自私”,但学生其实也有苦衷。

既然推免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那么仅对一方进行谴责恐怕难以根本上解决问题。更应该探讨的其实是能否对机制进行优化,既符合推免保研多向选择的大框架,也保障宝贵的推免名额不浪费。>>详情

【国庆节当天两女子穿和服拍照,遭路人怒斥,最后被警察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