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人文青岛|众望所归,应运而生——私立青岛大学建立的过程和一波三折的经历

2024-08-27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图片翻拍自《私立青岛大学一览》)
百年大学,大学百年。
在学校陆续开学之际,我们将目光锁定象牙塔。今年中国海洋大学建校百年,这百年的历程与城市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尤其是在学校的演变中,来来往往的人物,成为青岛文脉最耀眼的光芒。
于是,半岛全媒体记者探访大学,专访专家,遍寻史料记载,还原一所大学百年的风雨成长历程,这其中有学校不同阶段的变化,也有人物的特写。本期,我们回到1924年的秋天,再现一场开学典礼前后的细节和幕后故事。
天时地利
一所大学应运而生
“本埠地贯南北,舟车四达,山水幽雅,气候中和,于此设立大学发展文化,最为相宜……本埠为东部要区,沿海重镇,自然亦可成立一大学区域,既可承继礼仪之邦荣誉之历史,又可为国土重光之纪念。”
当校长高恩洪站在开学典礼上发表这番讲话时,他的内心感慨万千。面对一张张带着希望、憧憬的年轻面孔,他的声调高昂而激动,因为1924年10月25日,这一天,秋高气爽,这一天,来之不易!
在青岛,办一所中国人自己的大学,是教育界的共识。“青岛地处山东东部,环山面海,风景秀丽,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既有舟车之便,又非兵家必争的要衢,环境安静整洁,是个探讨学问、钻研学术的佳地”,《山东大学百年史》一书中,罗列了有识之士共同的倡议。
其实,早在1923年3月,教育部职员李贻燕就在青岛教育调查报告中,郑重提出:应于青岛建立大学一所,理由和前面的共识差不多:“青岛为天然文化中心点,德国前此办理大学,其发达成绩即可预知。应于此地设立大学一所,以便各省子弟入学;离政治中心较远,学者可得安心讲学,而学子亦可得安心求学”。
李贻燕将目光锁定了俾斯麦兵营,恰与青岛最佳文案代言人康有为的想法不谋而合。
也是1923年的6月15日,康有为因自己能在青岛找到一处满意的居所而欢呼雀跃,他不忘自己的教育梦,多次提到在青岛建立大学的设想。
房子有了,新事业还会远吗?
“青岛此屋之佳(甚大,多人亦足住),吾生所未有。加以有大学办,吾欲在青岛办之,以有现成大学舍也。吾俟收款即办(先收其八万),则当长住青岛。”家书中他多次表达了想在青岛开办大学的理想,他也看好了德国人建造的俾斯麦兵营旧址:“吾拟开一大学于此,就近收得万年兵营为之。亦相距数百步耳。扶杖看云望海之暇,与天下之英才讲学,远胜沪上矣。”
遗憾的是,兵营被北洋军队占据着,计划只能搁浅。
一次次希望,之后,又是声声叹息。
直到他的出现,才打破了僵局。
高恩洪(1875~1943年),一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物,出自蓬莱,在英留过学,回国后屡被赏识,也屡次“跳槽”,从秘书,到上海电报总局局长,1922年6月,进人内阁,担任国务院代表、交通总长,后又兼任教育总长,12年,跳槽了八回。虽然,每一个职位都停留的时间不长,但总能干出一番令人刮目相看的事业,比如废止各铁路货捐,取消各报馆的津贴,每一项政策都在当时激起千层浪。李大钊对他的评价是:“高定庵(高恩洪)这个人是学科学的,还有书生本色,没有时下的政客气息。”后来,因直系军阀的内部争斗,高恩洪成为牺牲品。
当然,高恩洪底气足的背后,是吴佩孚对他的鼎力支持。1924年3月31日,在吴佩孚保荐下,高恩洪出任青岛胶澳商埠督办。
此时的青岛,于1922年12月回归祖国的怀抱后,开放为国际商埠,成为北方著名的港口。再加上无可比拟的自然环境,创办大学成为了各界人士共同的期盼。
高恩洪抵达青岛后,立刻“以设立大学为当务之急”。公认的大学地址彼时正被胶防司令孙宗先率队占据,让众人束手无策。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来了。
1924年5月,孙宗先被调往潍县,王翰章接任,趁此空挡,高恩洪果断出手,向直鲁豫巡阅使吴佩孚求助,表示“商埠不应驻兵”,让王翰章也去潍县,给大学腾地方。吴佩孚慨然允诺,他也深谙教育是立国之本的道理,立刻下令还没焐热的王翰章收拾东西,离开青岛。
校舍问题,迎刃而解。
“鄙人到此以来,即以设立大学为当务之急,但当时苦无相当地点。适值陆军撤防,腾出此广大之校舍,若弃而不用未免可惜,是以联合同志,积极进行。筹备以来,煞费苦心,而近日幸告成立,欣慰之心莫可言喻”,开学典礼上,高恩洪发出由衷的感叹!
人和心齐
私立青岛大学隆重开学,名师齐聚
“目下尚在草创时代,经营缔造尚须有相当之时日,校内一切校务固由本校校董等召集办理。而诸生多半来自远方,自有远道而来之目的,既入本校则与本校校运之荣枯、校誉降替有极密切之关系及重大之责任,此点诸生应当注意。”
是的,一所大学的建立,需要的不仅仅是校舍,还有资金、人才和生源,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
1924年5月29日,俾斯麦兵营内,新成立的私立青岛大学筹备处,召开了隆重的筹备会议。
重量级的人物济济一堂,高恩洪、邵筠农、宋传典、傅炳昭、张德纯、刘子山、王子雍、宋雨亭、于耀西、孙炳炎、孙广钦等11人组成了校董会,这些名字代表着当时的教育、商会,是经济后盾。
校董会推举孙广钦为筹备主任,邵筠农、孙炳炎为副主任,推举青岛知名人士王西园、王荩卿等29人为董事,聘请国内学界名流梁启超、蔡元培、张伯苓、黄炎培、颜惠庆、顾维钩、罗家伦等24人为名誉董事。
阵容之豪华,可谓惊艳全国。
那么,资金何来?会后,高恩洪捐款1万元,刘子山捐款2万元,作为筹备资金,但还是不够,也不是长久之计。他们将目光瞄准了庚子赔款,只是,送上去的函件如石沉大海,再无回音,只得自己解决。最终决定胶澳商埠办行署每年拨款1万元,胶济铁路局每月拨款6000元,青岛士绅富商捐款4000元,作为学校的经费。
校董会推举高恩洪担任校长,孙广钦任校务主任,李贻燕为教务主任,同时接收刘子山出资创办的私立青岛中学为附属中学。万事俱备,1924年8月,一所中国的大学终于在青岛海滨成立。
私立青岛大学成立后,学校确立“以教授高深学术,培养硕学宏才,应国家之需要”为办学宗旨,并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本身条件,决定先设立工科,以适应工业的兴起、机械的制造;设立商科,以适应贸易的发展、经济的竞争。工商两科所开的课程除专业课外,国文、数学、英日语为必修课,另有法律学、逻辑学、世界史等选修课,教材大部分靠教师自编。学制一律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考试及格授予某科学士学位。
1924年8月中旬,学校在青岛、济南、北京、南京四个城市同时招生,招生广告上附设有带有海景的校舍照片,吸引学生报考。
由于当时全国高等学校为数不多,且青岛交通方便,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名遐中外,所以报考学生极为踊跃,除本省本国学生外,还有南洋华侨和朝鲜的学生。“记得有一位名叫帕尔客的,是朝鲜的贵族子弟”,1925年到1926年就读于私立青大、后为郑州大学中文系教授的刘维汉回忆,“莘莘学子,五湖四海,风雨一堂,修业进德,诚堪追忆”。
私立青岛大学的校舍,坐落在汇泉角的南海边,避去市区的喧闹,环境安雅清静。大学路和鱼山路环绕校舍周围,两旁刺槐繁茂,紫藤累累,林荫夹道,充满生机。门前靠近波平如镜、细沙铺底的海水浴场,东有风景秀丽的中山公园,西有嵌入海中的海滨公园(今鲁迅公园),是青岛游览的好地方。院内有“坚固壮丽的4座两层大楼,名为100号大楼、200号大楼、300号大楼、400号大楼”,工科第一班的学生陈是斋回忆说。
学校依山设计,布局工整,灰砖红瓦,格调协调。楼内宽敞,空气流畅,院中开阔,舒展宜人。按其房舍条件,可办成千人的大学。原计划陆续增设文科、法科、理科、农科、医科,以促进山东科学教育的发展,然而事与愿违。
限于学校的条件,本届只录取工科新生40人,商科新生40人。1924年9月20日,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私立青岛大学终于开学。是年10月25日,补办的开学典礼上,高恩洪校长发表了以上讲话。
为了纪念开学典礼,10月25日,成为中国海洋大学校庆日。
师资力量,是判断大学实力的基础。私立青岛大学对于教师的挑选十分严格,聘请的,都是具有真才实学的教授,如国文教师李逸生,逻辑学教师凌道扬,外文教师闵星荧、凌达扬等,在当时都已有名气。这些教师中多数为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洋大学等校毕业生,据统计,当时学校共有38位教师,其中在国内大学毕业的有20人,留学英美和日本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者13人,而且大多数教师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教学认真,效果良好。
因此,大学校园内,学习氛围浓郁。
不过限于经费不足,教师的待遇较同类学校偏低,校长月薪350元,校务主任、教务主任和学有专长的教授月薪200到300元,一般教师月薪100到200元,职员月薪30到80元。学校每月经费主要用于教师的薪俸,无力添置教学设备。这也为日后学校因经费困难几经波折埋下了后患。
一波三折
经费屡断终停办
“此外,尚有一事,不得不为诸生郑重诰诫者……本校为新创之学校,诸生为新来之学生,一切当以实事求是,日新又新为前提,一洗各地不良之陋习,蔚成本校特有良好之校风,为全国青年之模范,为将来国家有用之才。是则鄙人愿与教职员及来学诸生共勉之!”
高恩洪在开学典礼上的担忧是有理由的,彼时政局动荡,学生有一张安静的书桌实属不易。
学校开办了不到一年,1925年5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败北下野,校长高恩洪被迫去职,学校一时无人负责,濒于倒闭。
为了使学校不致夭折,校董会公推山东省议长宋传典接任校长,维持残局。学校经费,原来全靠高恩洪拨款和士绅捐赠,高恩洪一倒,经费没有了着落,教师辞职,学生也纷纷出走,学校只能在苟延残喘中继续上课。
奉系军阀得势后,由张宗昌督鲁,温树德任胶澳商埠督办。温树德是一介武夫,对教育事业不但缺乏热情,而且横加摧残。当时温树德对私立青岛大学的校舍,垂涎欲滴,本拟恢复兵营,继续驻兵,因有宋传典鼎力维持,学校在苟延残喘中继续上课。且兵营改为青岛大学校舍早成事实,温树德害怕遭到舆论的谴责,所以不敢贸然强行驻兵,只是部分空闲房舍经学校同意暂借给军方使用。学校此时每况愈下,自1925年以后再未招生。
三年间,因为经费的原因,学生有退学的,也有转入的,根据记载,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22人在校生,最少的时候只有80人。
1928年2月,根据刘廷琛编著的《私立青岛大学一览》来看,当时私立青岛大学仍然是一座组织架构完整、课程设置有序、入学资格和考试规则严谨的大学。只是,随着学校经费断绝来源,教师学生散去大半,学校在不得已中停办,学生们均按大学结业处理。
虽然1929年初私立青大仍然在生死的边缘徘徊了很长时间,但其实《山东大学百年史》将私立青大的截止时间定在了1928年初。
“私立青岛大学自1924年8月建立,至1928年初停办,在时局动荡、政权更替、经费枯竭中维持近四年时间,确非易事,实赖一部分热心教育的开明士绅,给予鼎力赞助”,因此,可以说,只完整地送出了一批毕业生,但这所大学的创建,为后来国立山东大学提供了理想的校址和校舍,也传递了学校的革命传统和良好校风,对国立山东大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学校里的两三事
由于私立青大较为久远,那些曾经的师生也大都逝去,但他们留下来的记忆留存在了《山东大学校史资料》(第二期)、《青岛文史资料》等记载中,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在校生的记忆片断。
凌达扬帮助贫困学生
刘维汉1925年进入私立青大上学,在校共两年。
他说,他在校时高恩洪已经去职,宋传典继任校长,但是宋基本不在学校,由教务长林济青代理学校事务。
“当时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因青岛系避暑胜地,风景美丽,气候宜人,吸引了全国优秀青年来此深造”,刘维汉说,当年,能上得起私立大学大都家境优越,生活阔绰,而刘维汉是个例外。
“那时我的家庭已经破产,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生活万分困难”。为了求学,刘维汉是向本村的地主高利贷借了百元大洋才得以入学,当时订立的借约是毕业后本息清还。
可以说,刘维汉是背债入学的。当年私立大学的收费不低,一学期收30元和50元不等。为了不向同学借钱,为了不被其他同学瞧不起,刘维汉走入了英语老师凌达扬的办公室,向英文老师求助,希望能靠翻译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和搜集一些民间歌谣在报纸上发表,以赚取稿费。
凌达扬很照顾学生,立刻介绍刘维汉向他和英国人合办的《青岛时报》投稿,报纸分中英文版,稿费每千字三角,刘维汉用刘铁海的笔名投稿,每月可得10元左右,终于可以维持学校的开支了。
刘维汉中文比较优秀,所以有个绰号叫“老秀才”,日后也成为郑州大学的中文系教授,接下恩师衣钵,执起教鞭……
罗荣桓在私立青大
关于罗荣桓将军在私立青大的事迹,在陈是斋、刘维汉等人的回忆录中均有记载,而《山东大学百年史》中记述得最为详细:
1924年秋,罗荣桓和张沈川、彭明晶同志千里迢迢地从湖南来到青岛,考入私立青岛大学,并被选为校学生自治会的主席和理事。
以罗荣桓为首的学生自治会形成学校进步力量的核心,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当时,青岛是日本帝国主义势力范围,日本人在青岛开办了纺织厂、印染厂、机械厂等,操纵着青岛的政治和经济的命脉。
1925年4月,日本的大康纺纱厂工人提出的争取成立工会、保证工人的合法权利、增加工资等合理要求,遭到日本资本家的蛮横拒绝,并且对工人施行拘禁和拷打。于是隆兴、富士、钟渊、内外棉等18000多名中国工人实行总罢工,以示抗议。中国反动当局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出动大批军警,进行血腥的镇压,当场打死8人,重伤17人,抓走70余人;此外,还有30多名工人被暗中杀害,造成骇人听闻的白色恐怖。
反动当局惧怕引起公愤,严密检查邮电报纸,封锁消息。私立青岛大学学生自治会知道这一情况后,组织人员连夜写宣言,印传单,公布事实真相。同时派人去济南、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宣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和青岛反动当局的罪行,举行募捐活动,慰问死难家属,动员各行各业认真查禁日货。此举引起山东军阀张宗昌的震恐,亲率卫队来青岛搜查。学生会的委员们只好夜间躲到中山公园湖心亭去睡觉。
不久后,为防不测,罗荣桓、张沈川、彭明晶以及学生自治会的骨干纷纷离校。私立青岛大学学生自治会在极困难的条件下,积极支持工人反对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派的正义斗争,不但为学校树立起光荣的革命传统,而且使广大民众看到了自己的力量,日益觉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