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三角: 美国能鼓励印度制衡中国吗?【4-2】冷战后关系的重塑

2024-10-04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继续链接上一期。

第二阶段:事实与恢复

苏杰生部长说,印度外国利益的第二阶段是1962-71年中国带来的“现实主义和复苏”。 在成长缓慢和缺乏自信的困扰下,在这一时期,印度处于守势,穆斯林占主导地位的克什 米尔、东北部部落地区和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等地区看似难以解决的贫困和动荡困扰着印度。 尼赫鲁称这种不安反映了印度的“分裂”倾向。1965年,巴基斯坦军队渗透到克什米尔地 区,希望起义。印度进行报复。第二次印巴战争持续近三个星期,以僵局结束,造成 了数千人伤亡。这场战争加剧印度政府长期以来的怀疑,即外国影响正在煽动少数民族的反叛情绪,尤其是占印度人口约七分之 一的穆斯林。上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约翰逊加大对越南战争,印美关系进一步紧张。

印度担心并憎恨越南战争,认为战争侵犯了美国在印度后院 的傲慢和霸权。印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美国科学的推动。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国农学家诺曼•博洛 格与M.S.斯瓦米纳坦及其他印度科学家合作,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取得突破,即所谓的绿色革命,让印度在未来几十年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但是印度的经济仍然是由支持中央计划和政府控制的经济学家指导。为数不多的私营企业是由政府支持的国家领先企业,但“许可证-许可-配额”制度影响经济增长和创 新,尽管尼赫鲁有远见地创建了一系列印度科学技术研究机构。没有外国技术和投资,印度经济似乎停滞不前,电力和公用事业不稳定,落后的象征 是50年代随处可见的国产汽车——直到80年代仍然是印度公路上唯一一种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