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拿地到开工仅用40天,綦江“一章通办”助企达产增效
2024-09-30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数控车床高速运转,机器人手臂不停地挥动作业……9月28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团走进位于綦江高新区的重庆友利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车间内,各条数字化生产线异常繁忙,这里生产的汽车保险杠、全铝车身、新能源汽车电池框等汽车零部件,将送往蔚来、沃尔沃、长安、广汽等多家知名车企。
▲9月28日,綦江友利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臂在焊接铝合金工件。记者 张春晓 摄
▲9月28日,綦江友利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调整设备参数。记者 张春晓 摄
“大家看,这就是三期工厂的货运仓库,从拿地到开工只用了40天,帮助企业节约建设时间约50天,减少建设成本达数百万元,增加投产效益近亿元。”綦江高新区管委会行政审批服务专员刘俊告诉记者。
从拿地到开工,审批时间压缩一半以上,綦江高新区是怎么做到的?
“以前,綦江区有7个工业组团,由5个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冗杂、手续繁多、效率低下。”刘俊介绍,这7个组团之间相对分散,企业办理各类审批事项需要到不同的区级部门办理,从项目签约到投产落地怎么也得一年多时间。
而当前,随着重庆园区开发区改革的纵深推进,綦江按照重庆“一区多园、一套班子”改革方向,将7个工业组团整合为1个高新区管委会,按照“应放尽放”的原则,将审批事项完全授权綦江高新区管委会独立审批。
綦江高新区管委会创新实施“一章通办”,以“洽谈即预审、签约即立项、拿地即开工、审批不出园”为目标,将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所需办理的97项审批事项进行流程再造,推进“告知承诺后办”“告知承诺后检”“容缺受理后补”“分类图审试点”等告知承诺制改革,提速园区项目建设投产达效。
刘俊表示,目前“一章通办”已办理审批事项140余件,企业平均提交资料量削减了20%,从拿地到开工全流程审批时间可以压缩到40天,审批部门由之前的10个缩减至现在的1个,审批周期大大缩短。
事实上,尝到改革红利的不仅只有重庆友利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鼎瑞盛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也是受益者之一。
据介绍,该公司是一家智能车床整机生产企业,2023年6月签约落地在綦江高新区,其机密机床生产线项目占地面积42亩,总建筑面积17670平方米,厂房面积15000平方米。
“作为第一家享受‘审批不出园’的企业,这家公司拿地、方案评审、图纸审查开工全程49天,已经于2023年12月开工,目前正在办理竣工验收。”刘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