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奇思录|愿和平之声飘向世界每个角落

2024-09-20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9日讯 中国开会讨论和平,美国开会讨论战争。今年7月,山东曲阜举办的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在现场发言中作出了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对比。
彼时,中国邀请了63个国家的近400位国际嘉宾来到孔子故里,共商世界文明的和合共生之道;而地球的另一端,北约华盛顿峰会却正发布宣言,渲染亚太地区紧张局势,充斥着冷战思维和好战言论。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到的那样,“和平世界的根基正在动摇,地缘政治分歧正在扩大,不平等现象日益加剧,虚假信息正在煽起仇恨的火焰”。但尽管如此,和平仍然是我们孜孜以求的议题。
今年“国际和平日”到来之前,和平钟又一次在联合国总部敲响,向世界传递和平之声。
9月19日至21日,2024年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在山东济南和潍坊举行。此次纪念活动由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合作举办,主题为“坚持命运与共,携手建设和平共处的世界”。今年共有来自亚、非、拉、欧、美等80多个国家,100多个政治组织、和平团体、安全智库的120余位嘉宾和代表参会,部分国家政要、前政要应邀出席。纪念活动期间,将通过文艺演出、实地考察、对话交流等多种方式,增进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凝聚和平共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段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和平文化的概念并非仅仅是“止战”,它是一整套价值观、态度、传统以及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囊括了增进非暴力、促进人权与自由、推动性别平等、尊重言论自由等内涵。
让我们将目光放到今年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的举办地——
近年来,山东着力推进友城、友校、友企、友媒、友人“五友外宣”,广交海外好友,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积极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为世界变局中的“不确定性”注入更多“确定性”。如连续三年举办国际青年交流大会,为青年人搭建友好交往的平台,让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人在互学互鉴中读懂彼此;如成功举办十届尼山文明论坛,更好地提炼古今文化、东西方文明的智慧,解答时代命题。可以说,山东正成为一个吸引多元价值碰撞的活力场。不久前,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在青岛启幕,聚焦“数字赋能与妇女参与经济”主题,见证女性力量推动共建命运共同体;这次纪念活动的举办地之一潍坊,更早在2021年成为我国第二座“国际和平城市”,以史为鉴,让战争创伤在当代绽放出和平之花。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
70年前,由中国首次完整提出并倡导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式发表,面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守望和平的宣告,提出了一种和平解决不同制度国家、社会主义各国间,乃至国际社会上各种争端的方案。
70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全球发展与合作的实践,打破了个别国家对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的污蔑。在今年的一次采访中,美国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他曾经在中美关系上首次提出“修昔底德陷阱”概念、警示两国潜在冲突的可能——表示,他认为中国曾多次在外交场合提到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观点,提供了一种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思路。中国推动和平的理念和实践经过时间的洗练愈发坚定,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维护和平的决心。
在中国,“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的理念,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不断传承演变,其中重“和合”的价值在当今世界变局中仍能熠熠生辉。从“以人为本”到“仁者爱人”,从“和而不同”到“亲仁善邻”,中国人儿时朗朗上口的古语,终将成为成人后的行为准则,最终凝结成一个国家时时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坚守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初心,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信念。
闪电新闻记者 王思淇 报道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