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情感是艺术的灵魂,电影《里斯本丸沉没》背后的人性光辉

2024-09-19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10年前,电影《后会无期》同名主题曲中所唱的那艘船,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10年后,伴随着高分口碑佳作《里斯本丸沉没》的热映,有关那艘船的真相,浮出水面。
1942年10月,装载着1816名盟军战俘的货船里斯本丸号从中国香港出发前往日本,经过舟山东极岛海域时,由于日军未在船上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被美军发射的鱼雷击中。在船下沉的过程中,日军封死舱门,妄图让战俘与船一同葬身海底。战俘破舱逃生,却又遭日军大肆射杀,附近的中国渔民冒险划着小船前往出事海域营救。最终,384名战俘获救,828名战俘或死于日军枪下,或被海浪吞噬,或随船一起沉没,最终长眠于东海海底。
真实的故事、真诚的讲述,让这部纪录电影引发了大范围的情感共鸣。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映13天的《里斯本丸沉没》票房达1704.7万元。豆瓣评分方面,近4万人打出了9.3分的高分,成为今年以来评分最高的国产院线电影。
8年“打捞”
拼图式还原历史背景下一个个鲜活的人
事实上,如同里斯本丸号的船体沉睡在东极岛以东的海底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于里斯本丸号的故事没有引起关注。
2007年,市民邬女士在去东极岛旅行时,看到过关于里斯本丸号的介绍,寥寥几句读过,她没再过多了解,只当是旅行中的一次小插曲。“直到这次纪录电影上映,才得以窥见历史长河中那段令人泪崩的往事。”邬女士说。
一张圣诞前尴尬的全家福,一封写给5岁弟弟的信,一段英国大兵和中国少女的爱情,一场中国渔民勇敢善良的义举……令人感动落泪的一个个口述故事的叠加背后,是导演方励历时8年真情实感的“打捞”。
作为《后会无期》的制品人和出品人,方励在2014年即知晓了里斯本丸号的存在。2016年,作为一名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出身的“理工男”,方励带领他的海洋科技团队首次抵达舟山东极岛海域,并精确定位了沉船位置。
此后,关于沉船的“打捞”便一步步深入,当然这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打捞,而是通过一个个家庭与个体,勾勒出一幅真实历史的立体图。为此,方励导演和他的纪录片团队辗转英国、加拿大、美国、日本、中国多地,采访历史学家,到访博物馆,寻访当事人及其后代,积累了大量素材。也因为电影中充沛的家国情怀与人文表达,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资金链断裂,卖房、借钱,一直到71岁这年将这部纪录电影带到观众面前,是什么驱使着方励坚持拍摄这部看起来并没有“卖相”的片子?
9月12日,《里斯本丸沉没》来渝路演,在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小剧场与青年学生交流时,方励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当自己了解了沉船背后的故事,见到了那些已经垂垂老去的亲历者之后,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希望借影片的拍摄,为数百个家庭寻找真相,同时也希望通过影片向世人传递跨越时空的和平与勇气。
9.3的高分
“自来水”想要“救活”电影
2016年,作为联合制片人,方励曾经为支持电影《百鸟朝凤》作出诸多努力。而如今,他耗费多年时间和大量资金拍摄的《里斯本丸沉没》上映,同样面临着惨淡的开局。数据显示,9月6日上映当天,该影片票房仅为36.77万元,一直到9月12日,影片单日票房都没有突破百万。
不过,不一样的是,这一次该电影有了更多的“自来水”,因为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欣赏,许多人都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小作文”,向更多的人宣传。9月18日,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在翻看豆瓣的短评时发现,近20000条评价,几乎没有一条差评。
“电影当然给大家还原了那段历史真相,但最打动人的是导演8年的追寻。”市民邬女士就是发“小作文”的人之一,在她看来,电影并非只单单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情感的传递者,如同故事本身一样,导演的追寻也同样触动心灵。
《里斯本丸沉没》来渝路演时,莉莉周观影团组织了100多位影迷前往影院观影。“观影过程中能感受到创作团队对于生命的共情。”莉莉周观影团创始人周莉表示,这是一部极有力量的“反战”影片,它的核心是历史长河中的那些人,受害者、加害者与拯救者一起串联成为令人沉浸共情的故事,而这样一部佳作不应该“沉没”。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