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杨开远:煤炭一线攻坚 助力“富矿精开”

2024-08-28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00:17
坚守采煤工作一线25年,攻坚克难,敢于创新,尽职尽责,从一名普通采煤工到采区副区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矿工敬业奉献的精神,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荣获贵州省劳模、全国煤炭工业劳模、“全国劳动模范”、第六届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大湾煤矿西井采区副区长 杨开远 受访者供图
扎根煤海践初心
“这个大屏幕上各个小视频块正是井下采煤,掘进等工作的实时画面。”8月5日,记者在贵州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大湾煤矿西井采区的办公室见到杨开远时,他刚好从该矿去井下工作完回来。他告诉记者,目前主要负责大湾煤矿西井的生产管理,即采煤工作面构面、回采以及回撤等工作。
杨开远出身矿工家庭。1999年正值贵州水矿集团公司大湾煤矿招工,他报名应招后,被分配到该矿采煤一工区当了一名采煤工。
“我出生在矿工家庭,父亲是矿工,而我也顺理成章地成了一名矿工子弟。这辈子我注定和煤矿结下不解之缘,深知能源安全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只要矿在我就在。”杨开远说,在煤矿工人父亲的影响下,他进入煤矿行业一线,扎根煤海一线,这一干就是25年。
“经常需要下到井下工作,现在主要负责大湾煤矿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杨开远说,煤矿井下条件艰苦,采煤面还属于高档普采,顶板淋水大、劳动强度大,遇特殊情况时,现场工作时间可长达12小时左右。很多一起进矿的工友吃不了这份苦,纷纷跳槽,有人曾劝杨开远另寻他路,可他干一行爱一行,坚持留下来。
“工作期间,在组织关心及帮助下,我入了党。入党后,愿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这股神圣力量一直鼓舞、推动我坚持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杨开远说,有幸加入党组织后,从此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应尽的职责,人生观、价值观也随之升华到了另一个高度。
兢兢业业守护着煤矿的安全生产,杨开远从一名普通的一线采煤工成长为该矿采区副区长,并荣获全国煤炭工业劳模、“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他用自己的坚韧和执着,无怨无悔地践行着一名煤炭工匠的初心与使命。
大湾煤矿西井采区副区长 杨开远
创新创效更安全
“我刚参加工作时,采煤工作面为普采,每个班有60-70个人,劳动强度大,每班出不了多少吨煤,安全上没有保障。”杨开远说,现在煤矿开采实现了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每班只需10来个人,工作面全视频监测,采煤机实现了重复记忆割煤,支架自动跟机拉架,地面调度室实现远程集中监控等,每班产能大,安全得到极大保障,能有效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整体水平。
“矿井建设和发展,必须走智能化道路,加大矿井的投入,实现机械化减人、智能化换人。”杨开远说,随着煤矿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机械设备越来越多,要想当好采煤工,光靠过去那种下苦力的办法远远不够,必须下功夫学习掌握先进设备的操作技术。对此,杨开远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2000年6月,矿工区进购了一套综采设备,看着这庞然大物,想到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能不能拿得住它呢?”杨开远暗下决心:“我一定要掌握它!”于是他积极报名争取了去汪家寨煤矿学习综采技术的机会。
学习期间,他认真听课,细做笔记,虚心请教老技术员,回来后潜心研究,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的安装综采设备技术,即先刷切眼——钉道——运输设备——安装前后溜——再安装支架,这套安装技术被运用后,加快了煤区综采设备的安装进度,让工区综采更早发挥出机械化采煤的效率。
不仅如此,在后来的工作中,杨开远还发现在综采支架安装过程中原管路凌乱、投入大的问题。2012年,他针对采煤工作面回撤时,开始对支架管路进行改造,将两台支架的进、回管路合并成一趟,既减少了经费投入和设备的维护量,又使支架规整,尔后此项技术荣获了水矿集团公司“两金一创”特别奖。此项技术在全公司推广使用并沿用至今,截至2023年,共为矿区节省材料费用175万元。
此外,2014年杨开远又主持巷道挡车门改造项目,将挡车门用螺钉、卡块固定在铁道上,增大了挡车门的强度,降低了人工和材料费用,提高了安全保障系数,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爱岗敬业用行动
“结合当前自己岗位职责,以及矿井采掘布置情况,目前将全力抓好现210905采煤工作面回采作业、211103-2采煤工作面的回收,特别是工作面回撤期间的安全管理;同时抓好掘进工作面掘进效率,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有序,持续发展。”谈到工作,杨开远向记者介绍起他眼下最要紧的工作来。
采煤一线,现场条件复杂多变,环境艰苦,大家都说杨开远有股子“牛”劲,深夜抢修、节假日加班是常态。哪里有需要他就去哪里,哪里有困难他就去哪里解决,不管白天黑夜,不干完决不收队。
工友们回忆起2005年3月,矿区的11104工作面过老巷因设备老化、底板软,材料主要靠人力运输,现场管理难度大。当时身患结石病的杨开远不顾病痛折磨,把妻子熬制的中药装入瓶中带到井下现场,亲自指挥作业,这样带病工作,一干就是一个多月。
2011年,时逢大湾煤矿东井西翼120201工作面安装。因地质条件特殊,该工作面有条补切眼,回采到补切眼后必须对工作面的刮板输送机进行对接。对接当天,时任该矿采煤三工区区长的杨开远连续在井下待了30个小时,直到将对接工作顺利完成才升井。
在大湾矿区,类似这种工作面连续出现断层而对机电设备损坏严重的机电事故不下10余次,但每次杨开远都亲自到场在最短时间内将事故处理好,为生产赢得更多时间,最后在全区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工作面顺利回采,并创造了大湾煤矿单产单进的最好成绩。
自2011年7月以来,杨开远分别担任大湾煤矿采煤一、采煤三工区和西井采区基层管理干部,在他的带领下,工区原煤年产量均在65万吨以上。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忠于职守、乐于奉献、拼搏进取,从一名普普通通的采煤工人成长为一名生产骨干到副区长、主管区长,用青春、智慧和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据了解,2014年至2024年,杨开远所在的工区累计完成原煤生产107.42万吨,杜绝重伤以上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如今,身为采区副区长的他,仍以饱满的热情奋斗在大湾煤矿西井采区的安全采掘管理中,在助力贵州“富矿精开”的新征程上继续诠释一名矿工的敬业奉献精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秀云
编辑 李蔓毓
二审 冯倩
三审 顾海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