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企巨头为何都把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落地这里?办在杨浦滨江的啤酒节里有答案
2024-09-29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9月26日晚,嗨啤一“夏”——上海·秀带滨江德国啤酒节在杨浦滨江正式启动,活动期间,东方渔人码头周边每晚6点到10点将换上有着浓郁巴伐利亚风情的“限定皮肤”。啤酒节开幕当天,一场德企圆桌交流会同步在杨浦区开启。聚焦德语系企业同时开展一动一静两场活动,是杨浦区优化德语系企业营商软环境,打造“德字号”企业生态圈的一次重要尝试。
据杨浦区商务委介绍,杨浦区内集聚了包括西门子、大陆集团、汉高、纬湃科技、蒂森克虏伯等德国龙头企业,每年经济贡献排在全区前列。其中,不少德企把企业总部、研发中心也放在了杨浦。
德语系企业青睐杨浦,缘于杨浦区长期以来与德语区国家在经贸、科技、人文等方面的良好互动合作。杨浦区内有中德两国政府共同倡导成立的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目前学校与德国众多高校建有合作关系,和西门子、大众、拜尔、舍弗勒、保时捷等数十家德国知名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合作领域覆盖学校几乎全部学科专业,为校企科创合作和成果转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杨浦区还建有全球最大以德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德国海外学校——上海德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解决了德语人才子女就学顾虑,也给企业留才引才提供了保障。同时,杨浦近年来巨大的发展和投资空间以及在外资企业服务上的重要动作,都更加坚定了外资企业留在杨浦的信心。圆桌交流会上,不少企业都表示将继续在杨浦深耕开拓,并吸引更多新朋友来杨浦投资兴业。
杨浦当前汇聚了约1300家外资企业,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40余家。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杨浦外向型经济呈现聚焦重点国别、聚焦科技创新、聚焦重点行业、聚焦品质消费四个特点。以德语系企业为例,西门子等跨国德企巨头在杨浦总投资累计超100亿元人民币,实现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人民币,成为促进杨浦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德国龙头企业的落地也为杨浦区引入了更多的创新动能。西门子流程行业创新中心落地7年来,举办各类行业峰会、论坛专场活动38场,参与企业上万家(包含线上论坛),累计接待国内外政要和经贸团组参观约3600人次,从多方位为区域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提升了杨浦在相关行业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该中心开发的深度融合行业经验和人工智能技术的SiePa 3.0预测性维护系统,目前已在全球近10个国家部署应用,在国内也已落地大量应用实践,成为德国企业创新发展的成功示范。依托该中心,杨浦德国创新中心近日落地,将进一步打造更多可持续的创新元素与场景,持续推动区域外资集聚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为杨浦外向型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为打造有杨浦特色的外资生态圈,更好引导和鼓励更多跨国公司融入区域创新发展,杨浦推出了“暖杨洋”外资服务品牌。据杨浦区商务委介绍,“暖杨洋”品牌着眼全力增强外资发展新动能、拓展对外开放新渠道、打造数字贸易新生态,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鼓励企业交到“新伙伴 ”、嗅到“新商机”、找到“新引擎”。近三年,包括哔哩哔哩、洛轲智能、美国CCCIS、声网在内的71家企业增资合计超13亿美元。杨浦还先后推动成立数字相关专业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强在跨境贸易通关、跨境支付及电子发票、跨境物流追踪、风险监测等方面制度探索创新;同时还发挥直播平台集聚优势和影响力,打造集优品好货、内容创作、人才培养、公共服务于一体的数实融合直播经济集聚区,帮助和支持企业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培育新动能。
作者:刘力源
文:刘力源图:采访对象提供编辑:占悦责任编辑:王嘉旖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