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上海地方国有企业去年营业收入公布
2024-09-28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上海地方国有企业
去年营业收入3.06万亿元
利润增长33.1%
9月26日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听取了2023年度上海市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地方国有企业(不含市属金融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6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3%;利润总额1382.75亿元,较上年增长33.1%。截至2023年底,上海地方国有企业15437户,较上年末增加460户;资产总额11.8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9%;负债总额7.2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
市政府副秘书长顾军表示,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上海国资国企全力做好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市委、市政府各项任务,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过去一年,国有经济运行恢复向好,贡献度稳步提升,稳投资促消费成效显现。全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50.41亿元,同比增长13.7%。四季促消费活动带动销售收入超2,000亿元。坚持对标世界一流,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相继出台。4家企业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和专业领军示范企业。上市公司价值管理不断完善。国资布局结构持续优化,企业创新转型不断加快,非金融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同比增长3.32%。创新平台建设有序推进,3家企业积极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4家企业与头部企业、院校合作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
报告指出,尽管近年来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高质量发展仍处于爬坡过坎阶段,与科技创新相匹配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化解体系有待健全。下一步,将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主线,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国企改革落地见效、加快推动国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国资监管能级水平、加快推动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全力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努力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2023年上海地方国企资产11.8万亿元
负债7.2万亿
在9月26日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关于2023年度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报告汇报了2023年度本市四类国有资产的总体情况。2023年底,上海地方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11.8万亿元,负债总额7.2万亿。上海市金融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7.51万亿元,负债总额15.8万亿元。上海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42万亿元,负债总额2985.93亿元。全市土地调查控制面积约86.18万公顷。已发现并探明资源量的铜矿1处。森林资源总面积约14.26万公顷。湿地总面积为45.81万公顷。水资源总量41.5亿立方米。海洋功能区划范围面积107.54万公顷。各类自然保护地共11处。
报告强调,2024年,本市将继续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指导意见,直面问题挑战,以更扎实的举措,分类推进问题整改,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持续推进各类国有资产管理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任务。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推动国企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加快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改革重组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国资监管能级水平,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推动金融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级,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制度落实执行,全面落实公物仓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资产管理子系统的功能运用,促进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强化财政考核监督,形成有效约束激励机制。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深化耕地保护和生态空间管控要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美丽上海建设。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王海燕
微信编辑:安通
校对:皮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