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订购变强制购买,警惕学校乱收费抬头
2024-09-27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9月以来,山东、湖北等地不断爆出学校及老师强制学生订牛奶事件,有的老师在家长群喊话要家长支持工作,有的要求不订奶交医院过敏证明,有的开包检查不允许学生自带牛奶入校……多种离奇操作接连登上热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为什么“自愿”订购成了强制购买?学校和老师的做法是否合规合法?
自愿订奶成变相强制买卖
9月23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山东德州一学校禁止学生自带牛奶入校,要求学生进校前开包检查。
禹城市龙泽实验学校工作人员检查学生书包。(来源/四川观察)
视频显示,山东省禹城市龙泽实验学校门口学生们排成队,校方工作人员挨个检查学生书包。多名工作人员站在校门外,学生在其注视下打开书包展示物品,检查合格后才能进校。现场有家长围观并询问为何不让孩子带奶,校方工作人员称天凉了,学校奶已统一加热,孩子自己带的奶无法加热。禹城市教体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已关注此事并在核查处理中,后续将有正式通报。
而10多天前,湖北两地接连爆出“强卖”牛奶事件。
9月9日晚,有网友发图称,湖北省咸宁市第四小学有老师在班级群中提出订购一学期108盒牛奶的要求,总价324元。未订购的家长将被要求解释,并被威胁称“孩子也跟着一起接受批评吧!”对于那些选择在外自行购买牛奶的家长,老师更是直接质问:“为什么不能支持老师的工作?”
咸宁市第四小学某班级群里老师和家长对话页面。(来源/经视直播视频截图)
此事尚未平息,3天之后又有网友发视频称,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第四中学初一年级老师要求学生订牛奶,一学期330元,不订牛奶的学生要提供牛奶过敏医学证明。
襄阳市老河口市第四中学初一年级老师要求学生订牛奶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视频截图)
对此,有网友评论,老师也来“抄作业”。因为去年9月,河南驻马店遂平县一学校要求学生必须订学生奶,否则需开具医疗证明。网上众说纷纭:“襄阳老师是驻马店培养的”“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事后教育部门的回应也大同小异,湖北两地教育局也都回应称,订购牛奶是自愿,不强制,把责任推到老师“言辞不当”上。而去年9月,遂平县有关部门向纵览新闻回应,此事系学校老师个人行为。
就在湖北老师因为牛奶订购不理想,理直气壮责问家长“为什么不能支持老师的工作?”的时候,湖南省益阳市梓山湖学校的一名老师想出了更加“巧妙”的方法。9月9日网民发视频称,在湖南省益阳市梓山湖学校,学生们在喝牛奶时,老师让学生们互相干杯,没订奶的孩子委屈巴巴地趴在桌子上。
“干杯”事件不仅令网民愤怒,就连益阳市教育局工作人员都表态说:“这种行为肯定不对,小孩心里肯定很不舒服,而且这么有意地针对。”还有专家认为老师违反了教育公平的理念,“会对不订牛奶的小孩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带来屈辱感”。
警惕学校以自愿之名行强制之实
对于近期频发的校园订奶舆情,有关专家表示,国家推行“学生奶营养计划”,初衷是好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是否征订“学生奶”必须遵循“自愿”原则,但是到了一些学校,“好经”就给念“歪”了,所谓的“自愿”成了变相的强制,家长敢怒不敢言,只有乖乖交钱。
从教育部门回应看,“自愿”已成为应对舆论的常用词汇。但是,“自愿”的背后,却给选择“不”的学生和家长造成了困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形成了来自多方面的隐形压力,“逼迫”学生家长选择参与统购以求方便和安心。
近年来,学校强制学生征订的例子不在少数,每一起强制征订事件都会引发学生和家长的质疑:学校与经销商有没有存在利益输送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 “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也明确提出,“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必须坚持学生或学生家长自愿原则。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提供服务”。这说明,强制学生订牛奶是违法违规行为。
相关专家表示,采取各种措施,要求学生订购、饮用牛奶,属于强制性的乱收费行为。为此,应畅通举报渠道,让教育乱收费无处遁形。各级教育部门应畅通教育违规收费的信访举报渠道,切实加大对教育乱收费行为的信访举报打击力度。相关部门应及时响应、认真核实,一经查证,严肃查处,形成警示震慑。
综合:马利
来源:红网、映像网、红星新闻、光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