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在文旅融合中激发电影工业遗产生命力

2024-09-25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利用长春电影制片厂老厂房修建的长影旧址博物馆。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放映电影的国家之一。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我国电影人不仅创作了大量优秀影片,也留下了大量电影工业遗产。电影工业遗产既包括因为电影制片所留下的非物质遗产,如独树一帜的表导演技巧、编剧法则、洗片或音效技法以及经典的银幕人物形象、主题曲、台词等,也包括催生上述非物质遗产的物质类遗产,如电影胶片、录音设备、摄影机、接片机和量片机等,以及跟这些设备有关的录音棚、暗房、胶片库房等。比如,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了《平原游击队》《开国大典》《人到中年》等近2000部电影。如今,长影的很多老厂房、老设备已经不再使用,但却是重要的电影工业遗产。

发展文化遗产旅游是工业遗产再利用的重要方向。可工业遗产历史较短,又多以承载技术价值为主,导致很多工业遗产旅游项目“旅游有余,文化不足”。电影工业遗产天然具有文化属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价值最高的工业遗产之一。电影工业遗产嵌入文旅融合场景,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业遗产旅游项目的文化价值。比如,202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被列入国家工业遗产名单。长影的一些老厂房和摄影棚被改造成长影旧址博物馆,成为长春著名网红打卡地。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三十多个省份设立了39家电影制片厂,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如今,除了少数电影制片厂因为种种原因不复存在,大多数电影制片厂的主体建筑仍保留完好并且还在承担电影制片工作。这些电影制片厂多位于城市主城区,区位条件优越且可改造空间大。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工作的推进,不少电影制片厂被改造成为电影主题博物馆、文创园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很多城市还以电影制片厂为基础,开发出以工业遗产旅游为实现路径、以电影文化为主题的文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