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齐鲁最美教师|济南大学绿色化学与传感分析教师团队:立德树人 勇闯科学前沿

2024-09-18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中国山东网·新感知9月18日讯 济南大学绿色化学与传感分析教师团队拥有教师29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包括教授16人,副教授11人,讲师2人。多年来,团队同心协力、积极进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科研为驱动,学科为支撑,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在教书育人中涵养高尚师德
团队负责人魏琴,1982年7月留校任教,42年躬耕教学和科研一线,荣获诸多荣誉。
在魏琴教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矢志不渝地深耕教学科研的一线,他们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满腔的热情与不懈的努力倾注于每一门堂课、每一项研究及每一位学生的培养之中,展现了非凡的责任担当与崇高的职业操守。这片精神的沃土,不仅孕育出多位国家级、省级及校级教学名师,还孕育了泰山学者等省级高层次人才。团队多数成员主动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将师德规范视为行动的准绳,以身作则,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致力于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在学术上悉心指导,更在生活与心理上给予关怀与支持。
罗川南、崔玉等5位教授获评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马洪敏、王欢等6位教师获评山东省优秀论文指导教师,杨红晓获得山东省青教赛一等奖,任祥、王雪莹等获评济南大学优秀班主任等一系列殊荣。团队成员每年积极参与“手拉手爱心捐资助学”,资助了贫困女大学生已逾百人。
战略谋划,系统布局
在重点突破中推进学科建设
在魏琴教授的带领下,团队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成功汇聚并培育了一支兼具国际视野与深厚学术造诣的精英队伍,构建起一支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团队积极倡导并践行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深度挖掘跨学科合作的潜能,引领绿色化学和传感分析前沿研究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助力济南大学化学、工程学两学科荣耀入选山东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在全球ESI排名中分别跃升至前1.01‰和2.15‰,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在国际学术舞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方面,魏琴教授深刻认识到人才是驱动学科发展的核心引擎,带领团队不遗余力地推动学院向更高层次迈进,成功带领学院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于2017年获批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这一创举不仅为青年才俊搭建了通往学术巅峰的坚实阶梯,更为学院吸引并留住了国内外众多杰出人才,有效促进了科研团队整体实力的飞跃与科研产出的高质量增长,标志着学院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上迈出了坚实而辉煌的一步。
团队精心构建了“基础+专业+实践”三维度的课程群体系,旨在全面优化并强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创新性地设立了基础化学课程群—现代分析化学课程群—化学实践课程群三个紧密衔接的课程群:基础化学课程群,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化学理论基础;现代分析化学课程群,引领学生深入探索分析化学的前沿知识与技术;化学实践课程群,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实验项目,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一课程体系的设计,不仅确保了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还突出了专业特色的培养方向,为应用化学专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团队还构建了“平台+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行业特色培养。建立“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实践平台—综合创新实践平台”的化学实践课程群,构建了先进的实践教学体系,获得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成应用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山东省高校绿色化学制造与精准检测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充分发挥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实施建材行业特色教育,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学生就业适应能力。
课程—教材—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在国内率先建设了工业分析、分离科学2门国家精品课程,并转型升级为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化学与人类健康获得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工业分析、分离科学和有机化学3门课程获得国家一流课程;氨噻肟酸新工艺仿真-实训综合实验获得国家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主编了特色鲜明的“十一五”、“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1部,国家一流课程配套教材2部;3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锐意开拓,顽强攻关
在只争朝夕中勇闯科学前沿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摇篮,绿色化学与传感分析教师团队勇攀科学高峰,深入探索未知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就。魏琴教授带领团队在化学传感分析、绿色能源催化及高端仪器研发等领域深耕细作,主持并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在内的80余项科研项目,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十余项,彰显了团队的科研实力与创新能力。团队在多个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逾千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百余件,充分展示了团队在相关同领域的影响力。团队研发的“集成多维传感器件在微流体微纳合成系统”,解决了多个测量参数与多个控制手段之间联合调控的关键问题,突破了国内外关于微纳合成仪的相关技术壁垒。绿色化学与传感分析团队以其卓越的科研实力、丰富的创新成果以及产业化贡献,成为了推动我国科技创新重要力量。
团队还特别注重科研创新中的国际合作与资源融合,与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Federico Rosei院士、韩国成均馆大学Jinyong Lee院士、梨花女子大学Wonwoo Nam院士联合申请了国家双百计划1项、省级双百计划3项;力推济南大学率先实施“2+2”国际合作博士生培养计划,积极寻求与国际顶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与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Federico Rosei院士和马冬玲教授建立联合培养计划,共同培育了博士研究生李法瀛、史吏、王勇等;输送优秀硕士朱文娟到梨花女子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J. Am. Chem. Soc.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得到了导师Wonwoo Nam院士的高度认可,她目前在爱因斯坦项目基金的支持下赴柏林洪堡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同时,魏琴、吴丹、李村成等教授也培养了多名外国留学生,展现出卓越的开放性和前瞻性,为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创新力的高端科研人才构筑了稳固平台。
团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农兽残检测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构建了一系列传感分析平台,实现了对农产品、畜产品以及水产品的农残如吡虫啉、啶虫脒,兽残如雌二醇、磺胺类药物等的高效、灵敏检测。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还降低了检测成本。同时,绿色化学与传感分析团队的科研成果已在多个企事业单位进行推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在社会服务中赋能乡村振兴。
立德树人,启智铸魂
在润己泽人中培养国之栋梁
绿色化学与传感分析教师团队,历经数载春秋,以满腔的热情与不懈的汗水,精心耕耘着知识的沃土,无私地奉献着他们的智慧与力量,滋养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才俊的茁壮成长,为社会输送了无数杰出的栋梁之材。他们中有在科学研究领域做出卓越成就的领军人才,如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曲良体教授,同济大学杨金虎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理工大学张加涛教授等。他们中有在商业领域成绩斐然的一大批企业精英,如贵州芬陀利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忠平、上海佑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建立等;他们中还有吴丹、马洪敏、高中锋等多位省级青年才俊,成为化学领域的佼佼者。
团队建立了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学生培养方面尽心竭力,培养出李悦源、冷东全等6名学生荣获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论文,杨磊、徐芮等十余名学生荣获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石菲菲、张然等十余名学子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等国家级、省级赛事中摘金夺银,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教师团队辛勤耕耘的最好证明。团队注重学生学术培养,所在学院连续五年考研录取率超过50%,其中任祥带领的班级考研率更是达到了90%以上。
团队面向中小学积极进行科普教育,获批建立了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提升了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加强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技知识的宣传,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望未来,绿色化学与传感分析教师团队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科研创新力度,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同时,团队将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添力。在魏琴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为培养更多化学与传感分析领域优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与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中国山东网记者张敏敏报道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