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民艺评|莫再让林黛玉成“小美”

2024-09-08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夏季,已是尾声。过去的这个电影暑期档,票房平平,其中投资2亿元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仅取得500多万元的票房。究其原因,有观众觉得想用不到2个小时呈现《红楼梦》的全部,不就是相当于短视频里的3分钟说电影吗?一个电影变成了3分钟,没有男女主角的名字,旁白统一——“眼前的这个女人叫小美,眼前的这个男人是小帅”。在短视频横行的时代,当林黛玉都成了“眼前的这个小美”,中国的电影人也应该放下手机了。
首先,短视频伤害了电影的叙事策略。新《红楼梦》上映之前,这部电影还是备受期待的,毕竟观众已经好久没有在电影院里看到一个像样的名著改编了。导演胡玫也是不容易,在116分钟的片子里挤进去黛玉丧亲、进贾府、刘姥姥上门、梦游太虚境、送宫花、玉生香、读西厢、送帕、造大观园、元妃省亲、失玉、掉包、焚稿、成亲、哭灵……几乎涵盖了原著《红楼梦》的主要事件。
用个简单的除法就能算出来,每件事也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回顾以往的《红楼梦》改编,不管是1987电视剧版有36集,1989电影版有六部八集,总计时长达730多分钟,即使如此,也都没展现原著的全部内容。难怪很多人看完直呼,这就像B站上的一个《红楼梦》影视剧的剧情解说,但还缺了解说者的语音和字幕。
短视频异化电影还体现在内容方面,比如这一版《红楼梦》好似中了“小美”的毒。比如片中采用了“贾吞林财”的观点,让贾家倾吞林家的巨额家产,用来弥补亏空和造大观园,用“老套又狗血的掉包计”,将这段拍成了“阴谋与爱情”的爽片短剧,这样的魔改,无疑把名著给拍浅了。有专家认为“这是对原著中所有主要当事人的智商和情商的侮辱”。剧组看似耗费了18年的时间,花费了巨额资金,但压根就没有理解《红楼梦》。毫无疑问,对热爱原著的读者来说,是很难接受这样粗糙的操作的。没有对经典的敬畏和尊重,只是一味地迎合市场,最终酿成票房惨案,也就不足为奇。
此外,“短视频电影”还会给电影带来诸多问题。比如,这个暑期档中的悬疑电影《默杀》也采用了短视频化的处理方式,再远一点的还有去年暑期档的《消失的她》……这种短视频化叙事策略导致这些电影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叙事逻辑不连贯、追求高概念化的叙事噱头和视觉画面的“重口味”等。
甚至,电影创作在接受互联网思维影响之后“跨媒介叙事”产生了畸变,“开创”了独特观影模式。张艺谋去年的一部《坚如磐石》,面对电影删减过多导致的逻辑不通等问题,主创团队选择将被删减部分做成了短视频,组成影片的周边花絮,创造了一种新的观影模式——电影里看成片,短视频里看删减部分,网友调侃其为“拼图式电影”。
毫无疑问,科技的进步对于创作短视频可谓如虎添翼,可是当一部部“短视频电影”争先恐后地上映,倘若再配上善于混剪的高科技AI,对于如今的电影创作那可就是雪上加霜了,这是值得警惕的。
花几十元,去电影院刷短视频,这听上去有些荒唐,然而这显然已经成为了一股潮流。其实,网上不仅可以刷到短视频,还可以刷到“长期刷短视频的危害”,粗略挑了几条:思维能力受限、扭曲价值观、学习动力下降、批判性减弱……放下手机,多看看书,这些毛病是可以自愈的。(吴翔)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