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让外商“进得来”“发展好”

2024-09-07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近期,吸引外资利好信号密集释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专门就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出台的政策文件,其中对加强内外资准入政策协同联动作出系统性部署,受到外资企业的广泛关注。

此外,《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的出台也已排上日程。国务院常务会议8月19日审议通过了包括《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在内的一系列重磅文件。

外资企业对这些政策实施有哪些期待?下一步应如何更好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外商不仅“进得来”,更能“发展好”?

进一步增强

外商在华投资信心

“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对外资企业来说,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准入的条件越放越宽。在进入中国市场的14年里,我们明显感受到,中国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了!”谈及中国营商环境的优化,挪威陶朗集团亚洲区公共事务副总裁常新杰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感触颇深,“特别是今年提出的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进电信、教育、医疗等服务领域开放,以及近期出台的《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强调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这让包括陶朗集团在内的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信心更强了。”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让更多外资企业在中国大市场中拥抱新机遇。

在赛科工业集团亚太区副总裁兼总经理陈超看来,意见的出台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又一重磅举措。当前,中国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利用外资趋势也从过去量的增长逐步转变为质的提升。

“意见提出加强内外资准入政策协同联动,意味着内外资企业将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比的是哪家企业的创新能力更强、产品更被市场所青睐。”陈超表示,展望未来,赛科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下一步将继续加快核心产品本土化,加大新品开发力度,启动CNAS国家实验室认证项目和数字化工厂建设,进一步增强在中国和亚太市场的竞争力,在售前和售后两个市场同时发力。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纷繁复杂,面对中国市场的新引力,外资企业都无法忽视在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领域的深入发展。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对记者说:“我们必须研究好中国的政策,包括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等,一字一句学,在字里行间找到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发展机遇,然后结合企业自身的先进技术和管理能力,抢占先机和市场。”

营造更高效便利的准入环境

时隔三年,《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再次更新,从2021年版升级为2024年版。

外资准入和市场准入“两张清单”备受各方关注。“此前,这两张清单在调整中已经做到了紧密衔接。”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在日前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落地实施中,在不减损现有经营主体准入机会的前提下,坚持国民待遇原则,持续清理和破除有碍公平准入的各类壁垒,保障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获得准入权利。意见的要求是对已有成熟做法的明确和固化,也是加强“两张清单”衔接的重要制度成果。

对于市场准入,外资企业也有自己的期盼。余锋谈到:“像霍尼韦尔这样在华扎根近90年的外资企业,在中国销售的绝大部分产品早已实现在中国研发、采购和制造。此外,企业在管理上有很多先进经验,希望能够更多参与国家和地方的行业标准建设,更好地赋能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

据悉,商务部将指导有关地区全面推进实施“两张清单”,持续优化外资企业服务,为各类企业营造更加高效便利的准入环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自贸试验区在推进对外开放过程中发挥着试点窗口的作用,通过压力测试和经验积累能有效降低开放带来的风险和改革试错的成本,逐步在全国进行更大范围的复制推广。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扩大市场准入、加快现代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到一视同仁为外商投资提供优质服务,再到加大对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将进一步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 本报记者 白舒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