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综述」开放创新 携手同行——第六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开启共同繁荣新篇章

2024-08-25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从2018年以来,北京市广电局已连续三届承办中非媒体合作论坛,精心打造中非人文领域综合交流对话平台。第六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首次纳入中非智库高端对话,汇聚中国和45个非洲国家以及3个国际组织的500多位代表凝聚共识,聚焦“合作共赢”“和合共生”“文明共兴”“创新共进”等议题,展示了中非媒体在内容生产、技术合作、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开放合作成果,为中非友谊源远流长夯实根基,为中非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为全球南方国家媒体协作树立新典范。
赓续中非传统友好,中非媒体和智库领域务实合作,擘画增进中非合作发展新篇章。今年以来,中非在媒体和智库领域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达成多项合作成果,这些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将为深化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水平提升注入新氧。
开放合作:拓宽中非媒体交流新渠道
近年,北京市广电局推出全国首个省级视听国际传播专项政策《关于加强和改进北京新视听国际传播工作的实施意见》,北京市广电局局长王杰群介绍,从内容创作、平台建设等方面积极有效推动中非视听领域交流合作,取得新成果显著。目前,设立该专项资金,奖励扶持项目达473个,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在全国首个视听国际传播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下,英语和法语版《什刹海》、阿拉伯语版《最美中轴线》等影视作品在非洲播出,东非各国和地区观众还能收看熟悉的斯瓦希里语配音《摆脱贫困》剧集,立体感受中国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程与辉煌成就。
在中国,通过讲述中非现代化历程的优秀作品,如电视剧《欢迎来到麦乐村》,纪录片《我们的非洲朋友》《90后的中非情缘》等,被翻译成英文、法文、斯瓦希里语、豪萨语等多语种,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尼日利亚国家电视台、布隆迪国家电视台、肯尼亚国家广播公司等中国和非洲媒体平台广泛播出,展现出中非人民在现代化征程中奋斗逐梦的时代风貌,通过电视和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全球“圈粉”。在北京市广电局组织指导之下,爱奇艺、优酷策划上线中非视听节目展播季专题,代表作品有《山海情》《大江大河2》《海丝双城记》等,为非洲观众观看中国优秀影视剧、纪录片、动画片搭建便捷的数字频道。
刚果国家广播电台网络转播了大量关于中国的纪录片,刚果(金)新闻与媒体部部长兼政府发言人帕特里克·卡滕布韦表示,想推进更深层次的合作要涉及到电视、广播、纸媒、线上的新闻以及社交网络。围绕共同关注的主题“我们既是作者、也是主体、也是讲述者。”
创新引领:共促中非媒体融合发展新篇章
中非媒体合作空间广袤,须讲好中非友谊的新故事,创新引领中非文化互通互鉴,增进广电视听、文化旅游深入互联,既要持续推出非洲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还要深入实施电视中国剧场、非洲视听节目、中国展播季等合作项目。
北京市广电局重点扶持的精品项目35集电视连续剧《欢迎来到麦乐村》,讲述了中国援非医疗队救死扶伤,与当地人民建立深厚友谊的故事。该剧在中坦两国取景拍摄,选取援助马里、坦桑尼亚、塞内加尔等30多个非洲国家医疗队的真实事迹。主创总编剧、总制片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梁振华直言,“赴非洲拍摄的剧组人数达到178人,动员的外籍演员超过1400人,有时候片中会出现三种语言交织沟通的情景,可谓是文化交流的第一现场。”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电视台播出,被坦桑尼亚总统授予“促进中坦友谊特别贡献奖”。这部中非合作影视作品充分展示了在影视制作、版权输出、海外传播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为促进中非文化产业的共同繁荣再添妙笔。
立足北京国际传播模式,“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视听中国·北京视听之夜”“相约北京·全球组团联展”等品牌活动已成为国际交流的名片。“北京大视听”国际传播三大品牌活动之一“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 将170多部优秀中国影视剧翻译成英、法、葡、阿拉伯等7种语言在非洲播出,覆盖非洲51个国家和80%以上的人口,在肯尼亚、尼日利亚、南非等12个国家举办落地活动闪耀非洲。
数字技术在中非媒体合作中至关重要,几内亚信息和新闻部部长法纳·苏马说,“实现几内亚459个卫星电视的覆盖,这是在万村通卫星电视项目获得的。”
今年是中国和赞比亚建交60年,赞比亚信息与媒体部部长科尼利厄斯·姆维特瓦说,“赞比亚不断接触和了解视听行业的新趋势,而中国是最佳的学习对象。”中国正在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服务和人才培训帮助非洲实现数字转型。
共建繁荣:描绘中非命运共同体新蓝图
媒体是促进中非人民友谊的力量,在中非友好联盟副主席、马里在华中医迪亚拉看来,智库可以帮助讲好中非故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认为媒体在促进中非文明交流互鉴发挥着重要作用。喀麦隆雅温得第一大学人文(哲学)学院教授恩克洛·福埃引用中国的一句古话:“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他认为,这也是全球化的新做法。
中非文化交流合作实现由单向传播转为互动式“双向奔赴”。以“北京大视听”国际交流项目为牵引,项目内容已覆盖非洲40多个国家,9.3亿人口。目前,北京国际视听交流机构30余家,示范机构和译制基地20余家。中非共同打造了非洲伙伴、非洲视频媒体联盟等媒体合作机制,中非共同打造了非洲伙伴、非洲视频媒体联盟等媒体合作机制,通过持续开展如多国双边研究班、非洲展播季观众走访、“非声中外”中国影视剧配音秀系列活动等,形成了线下互动交流的一系列经验举措,进一步增进了中非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正如非洲电影协会驻华首席代表,海上丝绸之路印度洋岛屿协会执行副主席吕克·本扎所述,通过媒体报道、影视作品等,中非人民可以更好地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传统、价值、方式,从而消除误解和偏见,促进中非友好合作。纳米比亚大学教授杰罗斯·康吉拉认为,不管是中国与非盟之间的合作,还是中国和具体非洲国家之间的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与君相知远,不为云海深。惠及中非人民共享璀璨成果,中非合作新篇章正在徐徐展开。正如北京市广电局局长王杰群提出,以视听为翼,以文化为媒,以内容创作为核心,以北京数字视听为带动,以产业发展为基础。未来,用新技术手段提升传播效果,还将不断强化与非洲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中非人民彼此互为伴、互为盼,走在开放创新、共建繁荣的道路上,携手绽放充满韧性的中非友谊之花。(记者 王一涵)
来源:光明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