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高瞻:永远追求“第一精度”
2024-10-03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原标题:
杨高瞻:永远追求“第一精度”
张家口日报记者 郑媛媛 通讯员 王红微 谷江
宣化,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的沧桑变迁。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对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的持续推动,钢城迎来转型的春天。
作为河钢宣钢特钢公司连铸作业区维修组组长,工作了31年的杨高瞻经历了其中的一次次改革。如他所言:“钢城的转型升级不仅仅是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更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与时代共同成长,实现了‘双向奔赴’,最终达到‘双方共赢’。”
见到“全国技术能手”杨高瞻时,他正一身汗一身油,在150吨炉区连铸机钢包回转台,试验钢包长水口机械手控制阀由手动控制改为电动控制。31年扎根一线,从一名普通岗位工人,到国家技能人才领域最高奖项获得者,他对设备优化改进越多,成就感就越强。
1993年,杨高瞻从技校毕业,迈入钢城大门,成为一名机修钳工。当时的钢城,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低。面对频繁的设备故障,杨高瞻并未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他与工友们并肩作战,无数次实践和探索,提出多项创新改造方案。特别是针对连铸机切割车的设计改造,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确保了生产的连续性。
随着钢城的持续发展,杨高瞻的创新之路越走越广。2011年,钢城转型升级,新建了现代化的高炉和连铸机。面对新设备、新工艺,杨高瞻带领团队对中包烘烤液压系统进行了创新改造,显著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生产效率。他的创新成果获得了企业认可,并赢得省总工会表彰。
进入新时代,钢城加速绿色转型步伐。2023年,钢城开始采用氢基竖炉,引领迈入“以氢代煤”新时代。杨高瞻将目光聚焦高端绿色材料,以技术创新为突破点,带领工友投入新生产。他的大脑里装满了设备,就连做梦都是连铸机、冷床、液压装置……正是这些创新梦,让杨高瞻加快了创新的脚步,也踏上工匠的道路。
冷床运行精度不够,杨高瞻全面梳理,查阅资料,分析症结,研究图纸,制定方案,进行试验,冷床的液压缸吸油单向阀、排油单向阀、油量调节针阀实现自动控制,精确稳定调节油量;先导阀和主阀间增加一个阻尼结构,减少了主阀启闭时间,缓冲了重载对液压的冲击,冷床同步精度从25毫米提高至15毫米,创造了国内连铸机冷床运行的“第一精度”。
追求“第一精度”成就了杨高瞻,他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省突出贡献技师、省能工巧匠等荣誉称号。31年坚守与创新,杨高瞻取得150余项创新成果,其中20项荣获国家发明专利,99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来源:张家口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