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16位选手同台竞争,专家现场打分,“2024湖北十大医工交叉创新成果” 出炉

2024-09-26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经过两年多的临床推广,我们已经在包括所有的国家级消化病中心在内的200多个临床中心装机使用,装机量是进口10年总装机量的6倍,这也意味着中国在这个领域已经开始领跑全球。”

“我们这一技术将通过15分钟、88元的花费取代目前耗时一周、耗费近1万的冠心病检查项目。同时通过AI技术我们将最精确的诊断,用最简洁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我们团队研发出一套脑出血智能微创手术机器人……不论是在繁华的大城市,还是边远的山区,基层医生用了它,都能帮助病人实现高质量手术,治疗效果与我们同济医院是一样的。”

9月25日,医“耀”荆楚·2024湖北省医工交叉创新发展大赛决赛举行。16位选手站上舞台,迎接专业评审的评分。

这一大赛由湖北省科技厅主办,湖北技术交易所、湖北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承办。大赛主题为“融汇医工,破界创新,金融赋能,引领发展”。

据悉,本次大赛是湖北省首次在医工交叉领域采用“以赛代评”的方式遴选科技创新成果,旨在汇聚顶尖智慧,甄选卓越成果,助力打造覆盖医工交叉领域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生态链,赋能湖北重点产业领域高质量发展。

大赛自7月初正式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大医院、高校和企业255支参赛团队参与,参赛项目涵盖了高端医疗装备、先进诊断设备与试剂、再生医学生物材料、智能诊断系统等多个领域,展现了湖北省医工交叉领域的强劲实力和广阔前景。据统计,16强项目中,全球首台(款、套)占9项,国内首款占4项;进入临床研究及应用12项,1项获批国家药监局三类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1项获国内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海外CE、MHRA等认证。

为进一步扩大医工交叉创新发展大赛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本次大赛决赛开始前7天,省科技厅还专门开辟了网络投票通道,以图文方式宣传16强成果并吸引民众为心仪项目投票。投票通道于决赛开始前关闭。

决赛现场,16个参赛团队通过路演展示与深度对话同台竞技,3位医学界、投资界、企业界资深专家,4位知名三甲医院院长,91位国家级和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和30位投融资机构及相关医疗领域投资人现场打分,决出了“2024湖北十大医工交叉创新成果”“最具应用价值医工交叉创新成果”“最具投资价值医工交叉创新成果”。

2024湖北十大医工交叉创新成果分别为:共聚焦微探头影像仪(冯宇团队)、数智融合-脑出血智能微创手术机器人(唐洲平团队)、子宫内膜癌无创早筛试剂盒(黄晓园团队)、植入式人工膀胱系统(凌青团队)、光片3D病理仪(费鹏团队)、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尚小珂团队)、新型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治疗装置(程帆团队)、基于AI云诊断的早期肿瘤筛查平台(庞宝川团队)、多器官多任务具身智能超声机器人(闫琳团队)、结直肠癌高效无创筛查整体解决方案(张良禄团队)。

其中,数智融合-脑出血智能微创手术机器人和共聚焦微探头影像仪还分获“最具应用价值医工交叉创新成果”“最具投资价值医工交叉创新成果”称号。

湖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同志表示,“2024十大医工交叉创新成果”均将获得100万元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助,同时,对于本次大赛所有参赛项目都将对接湖北省医工交叉创新发展金融赋能计划服务支持。省科技厅将组织专业服务团队,联动各类金融机构,根据参赛项目的需求开展精准对接服务,为参赛项目提供概念验证、银行信贷、种子基金、产业投资、科技保险等各类金融服务,力保每一个创新火花都能转化为改善民生的现实产品。

近年来,湖北充分发挥科教、人才和产业优势,打造以用为导向的科创供应链平台,锚定“打造全国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集聚区、领跑全球的高端医疗装备产业集群”目标,建设融合医工国际精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光谷国际医学创新中心,启动金融赋能计划,首创医工交叉融合服务机制,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奋力打造“制造强国”新引擎。

九派新闻记者柴归 通讯员史红 向玫

【来源:九派新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