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王胜强:传承千年的中医智慧在法国颇受好评

2024-09-19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王胜强是北京永金堂中医馆创始人、中国欧洲人文交流协会健康顾问、坦桑尼亚中国友好促进会健康顾问、北京中道公益基金会健康顾问。他生于浙江温州,致公党党员,北京永金堂中医馆创始人,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祖传第49代中医,家族医术源自南宋时期的浙江永嘉王氏医派,有980多年的历史。在家族习医、行医、论医的熏染下,自幼对中医药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擅长环境健康管理、祝由术、中医气功推拿术、拨筋点穴疗法、刺血疗法、秘制丹药等中医传统技法,主要治疗耳鸣耳聋、渐冻症、帕金森综合症、强直性脊柱炎、健忘症、抑郁症、失眠症、肩周炎、不孕不育、前列腺炎、尿毒症、萎缩性胃炎、飞蚊症、脊柱侧弯等疑难杂症。自2023年始,与相关机构开展“外交官义诊”公益项目。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全人类的文明精髓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药就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向世界。现在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数据统计,在世卫组织成员国中,有113个国家认可针灸等中医药诊疗方式,29个成员国为中医药的规范使用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18个国家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医文明自隋唐时期开始就与世界医学有交流,对世界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胜强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讲座和义诊现场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为在法国更广泛传播“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弘扬传统中医与生命健康的哲学理念,塑造中医悬壶济世的国际形象,通过中医开展“民间外交”,让更多法国人了解中医,因中医受益,了解中国文化,今年2月,在巴黎各友好机构的支持下,中国欧洲人文交流协会、北京中道公益基金会和欧洲卫视联合举办的“丝路杏林”中医文化公益活动,王胜强应邀赴法,开展为期25天的“丝路杏林”中医文化交流公益活动,通过“讲座+义诊相结合”的方式,与法国各界人士进行了近距离交流和深度沟通,卓有成效,受到了一致好评。

其中,义诊环节最受欢迎,效果也最为直接和明显。就义诊期间的案例而言,比较集中的是长期失眠、亚健康、不孕不育、耳聋耳鸣等症状。王胜强以拨筋点穴技法为主,辅以气功和环境健康管理等疗法为他们诊疗。一位66岁的前政府官员长期受耳鸣的折磨,多方求治,不见疗效。王胜强对他采用了推拿+气功的综合疗法,收效甚佳。一对旅法夫妇长期不孕不育,通过诊断后,王胜强不施一针一剂,只为该夫妇所居室内外环境布置进行咨询服务,对方进行了环境布局修正。1个半月后,从法国传来了女方成功怀孕的好消息。

王胜强为法国内政部官员奥利维耶义诊

王胜强指出,不论是医生的治疗还是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都不可偏执于某些概念或说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锻炼为例,身体虚弱者,不宜剧烈运动,更不宜长期剧烈运动;锻炼固然贵在坚持,但若选择了不合宜的时间、环境,如暴露在污染严重的空气中,只会适得其反。治疗中,同病异治很常见,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子,也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单一治疗方案,中医强调因人、因地、因时而治宜。

此外,王胜强还接受了法国唯一的法中双语电视台欧视 Mandarin TV《会客巴黎》栏目的采访,对中医做了科普宣传。他在访谈中主要强调两点:一是要加强中医知识学习,构建中医健康观,健康问题多是因无知造成的;二是要树立健康管理观念,从正确的饮食和良好的作息来改善身体的内环境,做自身健康的主导者。

王胜强为坦桑尼亚中国友好促进会秘书长约瑟夫·卡哈玛治好了腰疼和失眠后,建立了深厚友谊

王胜强精通家传医术之外,遍访名师,拜40多位民间医生为师,其中也习得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法,此疗法为1800多年前的中医技术,并且博采众长,最终形成以手法+环境健康管理等为主的特色中医疗法。除上述疾病外,对胆囊炎、糖尿病、白血病以及红斑狼疮、肝硬化腹水等疑难杂症均有独特治疗方法。他强调,在对人体内环境进行调理之外,也要通过环境健康管理来改变居住环境的能量场,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就此次巴黎“丝路杏林”公益活动,北京中道公益基金会特向王胜强发来感谢信,称活动“让多位中法嘉宾体验到了传统中医和优秀中华文化的魅力,受到了法国社会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为中医服务公共外交及中医在法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也是当代中医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写照”。

法国义诊活动圆满结束后,王胜强收到了北京中道公益基金会的感谢信

谈及规划,王胜强表示,未来几年已有较为明确的布局:将与国内外高校、行业机构、媒体等各类推动中医国际交流的机构开展合作,以“中医知识讲座+中医义诊+中医国际传播”相结合举办中医大师课;面向中医认可度高的国家,如法国、英国、坦桑尼亚、美国等,探索包括开发一些祖传药方、培养中医人才等多种合作方式;继续推进“丝路杏林”中医文化国际交流活动。总之,多线并行,力争通过中医文化国际交流助力公共外交、民间外交,塑造中医国际形象,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原文刊载于《中华英才》半月刊202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