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香洲好嘢」创新主流控制方式,英思集成提供更好交互体验

2024-09-19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在经历了重要创新后,电子开关领域由传统的机械按钮逐渐过渡到电容式触控技术,而这一技术逐步成为各类电子设备的主流控制方式。位于珠海市香洲区的珠海市英思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思集成”)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在业内率先推出借助空气传导介质的低成本人体静电感应触控技术,为产业链下游提供极致的成本价值,并开拓新的近场人体静电感应应用场景。
大幅降低产品成本
人体静电感应触控技术广泛应用于日常的电子产品,是如今人机交互的主流方式之一。在英思集成“横空出世”之前,这项技术一直停留在借助弹簧作为传导介质的商用状态。英思集成总经理郑观东介绍,在家电行业,所有产品都会设计有数码管或者液晶屏用于显示,这类器件具有一定的厚度,这意味着手指从接触面板到电路板有一定的距离,而以空气作为传导介质,人体静电感应很容易受到干扰,因此,业界通常采用弹簧作为传导介质实现人体静电感应。“早期的商业阶段,家电生产企业对于去除弹簧的需求并不强烈,这是因为常用数码管或液晶屏的厚度在8毫米-12毫米范围,依靠空气作为传导介质的人体静电感应技术短时间无法满足商业应用场景。此外,彼时的产品单价较高,其他物料成本也较高,弹簧的成本占比并不敏感。”郑观东表示。
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端对于去除弹簧的需求愈发强烈,数码管或液晶屏如今已经可以定制,厚度降到了2毫米左右,为人体静电感应技术的商业应用创造了技术迭代空间。此外,随着商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产品需要极致的成本方案,据了解,每个弹簧的成本为0.05元至0.1元,占到电路板总成本的10%至20%,弹簧的成本占比变得愈发敏感。
“人体存在静电,接触面板后,与电路板形成等效电容,这项技术可以检测到等效电容的电位变化情况,识别触控操作。”郑观东表示,“此外,我们采用了8位处理器方案,集合高精度电路和优化算法,感应高度可达9毫米,而业内仅能达到5毫米左右,且成本远高于我们。”
当前,触控器已广泛应用于智能电子、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工程医疗设备等多个领域。“我们选择从家电领域切入,这个领域有稳定的一线市场以及庞大的维修市场,我们预测,年市场规模近百亿元。”郑观东表示,“这项技术还可以应用在智能开关、智能手表等领域,我们整个技术完成了从‘0’到‘1’的过程,在未来‘1’到‘10’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会迭代会更快,目标是5年内,有一亿件家电产品用上我们的技术。”
多赛道高速发展
人体静电感应触控技术从立项到研发成功,英思集成用了一年半时间,“这段时间我们走了新的路径,做出了新的东西,这与我们的研发团队息息相关。”郑观东介绍,英思集成的研发团队占公司总人数一半以上,核心团队拥有多年相关行业设计以及成功商业化的经验,公司研发投入占总开销的近80%,“未来还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此外,英思集成还涉足教研产品,与多家普高、职高达成合作搭建相关实验室,除提供算力一体机外,还包括平台一级的实践系统。“我们立足产业端帮助学校解决集成电路设计教学相关领域,所有的课件内容都按照企业标准以及相关研发流程进行培训,更偏向于实践。”郑观东说,“我们核心的点就是让学生自主完成一颗55纳米芯片的研发。”
在郑观东看来,企业的成长背后离不开的是香洲区的大力帮扶。“我印象最深的是香洲区的人才政策,这些政策为我们早期本地化创业团队提供了免费的场地,也提供了资金的资助,这对我们来说帮助很大,节省了非常多的创业成本。”郑观东表示。
“香洲区的相关产业资源也十分丰富,有完善的产业链,我们也希望区里面能搭建平台,让企业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互动。”郑观东说。
“如今我们的技术已经在客户端量产,我们未来会继续深耕人体静电感应技术,在横向上把现在空气传导范围拓展到12毫米,覆盖市面上所有品类的数码管和液晶屏,在纵向上,我们会把现在常规的感应线圈做到更大尺寸,提升近场距离的感应,来取代红外探头市场,把新的应用场景和现有的场景兼容度做到更好。”郑观东说,“我们希望未来在家电赛道里面,人们提起静电感应相关技术,就能想到我们的产品,我们的品牌。”
文 | 郑达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