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从生活常识中学会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2024-08-28

한어Русский языкEnglishFrançaisIndonesianSanskrit日本語DeutschPortuguêsΕλληνικάespañolItalianoSuomalainenLatina

日常生活常识中,实际上包含了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些基本技巧。
捉泥鳅,很难。“滑得像泥鳅。”小时候总结了一个捉泥鳅的经验,即先等水褪去或刮水,露出淤泥,没了水,泥鳅就都钻进了淤泥里。若乱挖一气,泥鳅随泥走,基本捉不到,此时最可靠的办法,是以静制动,先把淤泥抹平了,然后静待,是生命都会喘气,泥鳅也要呼吸,一呼吸淤泥表面就会冒泡,此时切不可双手在冒泡处直插下去——看似直奔目标,但泥鳅是滑的,所以目标实际上是移动的,直奔目标实际上脱离了目标。——而是要双手在冒泡处两边插入泥里,然后抄起泥块,扔到岸上,泥落鳅出,再滑的泥鳅落地一沾干土,也就不滑了,便可手到擒来。避其长,用其短,事成。
这则常识给讲中国故事的启发是:
讲故事需要坦诚。就是先有一个一览无遗的“泥面”。这个“泥面”首先是故事的平易,要讲的故事一定通俗易懂,听众不需太费思量就能听懂,所以故事要少抖包袱,不要人为设置玄机。一句话,尽量不要让听众“猜”,一猜就会产生多种阐释,异议和疑义也就出现了,误解、误读也就正常了;其次,这个“泥面”是指和平的环境,即讲故事时听众的心态是平静的,讲故事的人也有一颗平常心,双方都持平静的心态,这样才能既“顺口”又“顺气”,故事不会被打断,才能让人讲得下去,听得进去;再次,这个“泥面”是指讲故事的平台要开阔,要让听众能看得清台上的摆设用具,讲故事人的动作表情,不让听众感到有隔阂,而是与故事同处一个平台,以空间的接近促进感情的亲近,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讲故事需要耐心。首先是要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即等到泥鳅“冒泡”。钻进泥里的泥鳅一定要呼吸,呼吸就要冒泡。讲故事的人对听众要有这种基本的了解和认识,知己知彼,要等得起,也要相信自己一定能等到;其次在等待的时候要沉住气,脚不要乱动,不要搅乱了泥面,要有定力;再次,要有心理准备,即泥里可能没有泥鳅,如果没有泥鳅,如何接受教训,再选一处可能有泥鳅的地方。就讲故事而言,则是要适时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换场地和主题,审时度势,以变应变,且始终心平气和,不卑不亢。
讲故事需要角度。首先是围绕主题选择合适的讲故事的方法,不能直奔主题,只讲道理,不讲故事。故事要平易,但不是平直,仍需要一定的渲染和过渡才会有故事性;其次讲故事时要“斜插”进故事性,而不是从主题直接切入,这样才能保证故事有一定的含蓄性,故事才会引起听众的好奇心,故事才会有吸引力;其次,讲故事时一旦抓住了核心问题,即飞流直下,快速破题,抖出包袱,“鳅落平面”,一气呵成。故事戛然而止,才能让人回味无穷,切忌啰嗦,拖泥带水。
中国故事的“人民中心”特性,决定了中国故事的日常性和烟火气。日常生活常识是中国故事的内容,也是理解中国故事的钥匙。当我们向世界讲的中国故事来源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时,故事就具有了生生不息的活力和感染力。我们只需以中国人之心、人之知去感触、感动其他国家人之心、人之知,中国故事就连通了同样有七情六欲的各国人民的心,中国故事里的人情人性,就顺着连通的脉络,流进了各国人民的血液,成为世界共情共性,中国故事,就成了世界故事。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举报/反馈